雲無風 作品

第1464章 南疆變故(七)

    哪怕按照最誇張的思路,把莫臥兒帝國都當做敵人來看待也沒關係,因為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是蒙古人的後裔,他們在輕騎兵方面比較擅長,卻同樣不是以重騎兵見長的。

    這就意味著京華各警備軍幾乎不必考慮重騎兵的威脅(此時的火槍對於重騎兵破甲比較難,需要近距離射擊,但近距離則意味著會遭受重騎兵衝擊,勝負難料),只需要無腦提高火力密度就行了,頂多再考慮一下機動性。

    任何戰術的產生都必然是與當時的武器性能掛鉤的,京華之所以能如此不斷加強火力密度而不管長槍兵,原因就在於高務實對火器的重視使得京華的火槍水平已經遠超歷史同期,雖然他既搞不出後膛槍,也搞不出無煙火藥,但超過當前時代還是不難的。

    想到火器,劉馨又忽然想到前幾年諒山之戰時的一則傳聞,朝高務實問道:“當年黃都統在諒山之戰中有一件事我很好奇,之前忘了問她,也忘了問你,現在想起要打馬尼拉攻城戰卻忽然想起來……”

    高務實眼珠一轉,問道:“你是說她用我的‘神函’請到太上老君的‘九幽陰雷’,炸塌諒山城牆的事?”[注:參見本書按廣西卷第141章激戰諒山]

    劉馨嘻嘻一笑,看了一眼高陌,依然問道:“說吧,那到底是用什麼東西炸的?”

    這件事其實高陌是知道的,高務實當然不介意,淡淡一笑,道:“硝化甘油。”

    “哦……”劉馨恍然大悟:“我就說了,怎麼搞得那麼神秘,而且後來又沒有見你們再用過。”

    高務實搖頭道:“那玩意兒確實太危險了,運輸的時候都是提心吊膽,用過那一次之後,我幾乎把所有生產都停了,只讓他們研究鈍化。”

    硝化甘油這東西對當時的京華而言,難點在於甘油本身,因為製造方法其實反而簡單一些: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兩份濃硫酸混合液中就行了,而之前說過,中國古代就有硝酸和硫酸的土法制造技術。

    高務實當時秘密安排,弄了很久也才得到少量甘油。然後他就發現這東西很難利用,因為真的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爆炸,威力還特別大。因此,在諒山之戰後他就下令暫時停止軍事化實驗,轉而要求火藥廠進行鈍化實驗。

    事實上,高務實是知道硝化甘油鈍化所需的原材料的,因為他知道諾貝爾的達納炸藥(黃色炸藥)就是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得來的——其實諾貝爾在黃色炸藥之前還先搞出了“溫熱法”鈍化硝化甘油,可惜高務實只知道這麼個名字,完全不知道具體操作。

    然而知道“硅藻土吸收”這五個字遠遠不夠,高務實根本不知道硅藻土要在哪挖,也不知道挖到之後的所謂“吸收”又應該怎麼操作。

    此時把情況一說,劉馨倒是很快解決了他其中一個麻煩:“硅藻土啊,這東西中國是有不少的。不過我估計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能用得上的只有兩處:一在遼東東北,二在雲南。其他如浙江、山東、四川雖然也有,但雜質太多,估摸著你就是挖出來也用不好。”

    “具體位置有嗎?”高務實問道。

    劉馨道:“太具體我也不記得,但遼東的那一處是在……嗯,現在來說就是長白山部,而云南的那一處還挺巧,就在騰衝。”

    高務實一愣:“遼東的在長白山部?你是說在女真人手裡?”

    “對啊,還有哪個長白山部?我說的那地方基本上是在朝鮮邊界附近了。”

    高務實搖頭道:“這有點不好辦,至少暫時還不好辦。騰衝那邊倒是沒問題,就是有點遠……你也知道雲南那裡水路不太方便,陸路全靠馬拉人扛。”

    “運輸方面的麻煩我看主要倒不是成本高,只是速度慢。但這其實也不算什麼,因為你那個硝化甘油……恕我直言,以當前的技術水平,量產估計不怎麼靠譜,所以硅藻土的用量註定不會很大。”

    劉馨頓了一頓,接著道:“至於硅藻土的用法我也不知道,但我以前見過硅藻土,那東西本身看起來就有點像火藥。我是說,它是粉末狀的,所以我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