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403章 連通內外

    即便始終不能弱了這份聖眷,但也要想方設法繼續擴大在皇帝心目中的好感,而這就需要有人幫把手了。

    張誠作為司禮監的大璫之一,又不是黃孟宇、陳矩那種眾所周知的“高黨”,自然也是鄭皇貴妃拉攏的絕佳對象。

    這下子自然一拍即合,張誠赫然有了後臺,鄭皇貴妃赫然有了幫手。

    事情到了這一步,本來就該告一段落了,然而張誠此時忽然發現自己好像還可以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比如……為鄭皇貴妃和心學派之間牽線搭橋。

    這個想法乍一聽十分扯淡:心學派要推的太子是王恭妃之子朱常洛,鄭皇貴妃要推的太子自然是自己的兒子朱常洵,雙方的觀點南轅北轍,你牽什麼線,搭什麼橋?

    但張誠不這麼看,他認為這雙方之間是有共同點的,共同點就在於他們的觀點都和高務實不同。

    高務實主張的是等,等皇后有了嫡子,這些爭論就都沒有必要繼續存在了。

    換句話說,高務實既不支持朱常洛,也不支持朱常洵。他既是心學派的對手,也是鄭皇貴妃的對手。

    張誠思來想去,勸鄭皇貴妃同意立朱常洛為太子是肯定不可能的,這個女人受皇爺寵愛至斯,絕不可能放棄讓兒子成為皇帝的機會,所以她這邊沒有妥協的可能。

    如果說要妥協,張誠覺得還是心學派方面可以妥協,最起碼……朱常洛又不是他們的兒子,你再捧上天去,他將來繼位之後也不會稱你申時行或者王錫爵一句尚父、亞父。

    所以張誠認為,如果要對抗高務實,繼而將黃孟宇和陳矩搞下去,最關鍵的勢力聯合就是心學派與鄭皇貴妃之間的聯合。至於他張大璫,那當然是最佳的粘合劑。

    連通內外,捨我其誰!

    於是張誠今日便派人悄悄送了請帖,邀請申大學士和王大學士來他的外宅一敘。

    申時行、王錫爵如約而來,不過看起來面色都很沉肅,與張誠見面之時也看不出多少親熱。

    王錫爵與張誠不熟,只是在過去做日講官的時候有過數面之緣,連話都沒搭過幾句,看不住親熱倒也說得過去。

    申時行的不親熱,張誠卻覺得多半是刻意為之。畢竟他們二人雖然前段時間關係轉冷,可那是因為在對付高務實的問題上出現了看法偏差,實際上二人根本沒有撕破臉,理論上來說依舊還是盟友。

    至於為什麼刻意為之,想必是因為王錫爵。王錫爵這人很看重面子,對於張誠這種內宦一貫不假辭色,申時行可能是未免被王錫爵看不起,這才如此表現。

    張誠想明白了這點,心裡難免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自己的目的,他還是冷靜下來,將這份不滿埋在心中,面上堆起了笑容。

    一陣沒什麼營養的客套之後,張誠悄悄將話帶進了主題,他朝申時行問道:“聽說高司徒最近動作很大呀,元輔調理陰陽、揆總天下,難不成對高司徒的舉動也都是贊同的?”

    申時行沒有什麼表情,語氣也乾巴巴的:“高日新乃是戶部尚書,他要說戶部的事情,天底下沒人能攔住他。”

    張誠並不生氣,反而又笑著問王錫爵:“王閣老在內閣分管工部,莫非也同意高司徒收了工部之權?”

    王錫爵淡淡地道:“凡朝政事,若我果欲反對,倒也不拘工部一衙。”

    張誠笑道:“這麼說,王閣老是真不反對?”

    王錫爵稍稍沉默了一會,終於還是忍不住輕哼一聲,道:“高日新欲將天下財權收於一手,此事我自是反對的。”

    張誠便問:“王閣老為何反對?”

    王錫爵皺眉道:“這有何值得一問?財權散之各部,即便該部有失,所壞不過一面。如兵部虧空而戰亂又起,則尚可仰給於戶部;戶部亦虧空,則還可仰給於內帑。倘若各部毫無財權,一旦戶部虧空,豈非朝政皆壞?屆時天下事皆仰給於內帑,吾不知皇上內帑可有這般豐沛?”

    張誠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待王錫爵說完,他更是大聲誇道:“誠哉斯言!王閣老這番話當真是老成謀國,咱家聽得真是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