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755章 援朝抗倭(廿二)增兵

    孤獨是很可怕的,對於更加依賴社會群體性的女性來說,這種可怕或許更甚。

    高務實和劉馨談完這些戰略層面的問題之後,又逐漸細化到具體操作,尤其是對於甲斐姬回日本之後將要主持的談判,劉馨認為三崎城的實力不夠,對於確保德川家康不敢一戰而言似乎還差了點,她建議增強關東方面的力量,尤其是陸上力量。

    高務實原則上同意這個看法,畢竟如今三崎城方面的陸上力量只有高雲平手中那一個陸戰隊的標,正規編制才一千八百人左右。

    一千八百人的燧發火槍隊,其中還配備了一些技術相對先進的陸戰火炮,這樣的實力放在日本來看,倒也不能說很弱,不過兵力薄弱依然是肯定的。

    用高務實之前一直認定的理論來說,火器部隊的威力來源於“單位時間投彈量”。一千八百人的燧發火槍陸戰隊如果是和五千日軍,甚至一萬日軍對戰,考慮到燧發和有效射程等技術優勢,那還是能打的。

    然而,如果對方的軍隊數目更多一些,戰爭的結果就不好說了。考慮到日軍雖然火炮拉胯,但火槍水平倒還不錯,那結果只能說勝負皆有可能,更多的恐怕取決於對方軍隊的紀律性和對方將領的進攻意志是否堅定。

    高務實和劉馨找出三崎城和玉繩城提交過來的城防圖和各類數據,在仔細研究之後認為,以當前陸戰隊一個標的實力而言,守住三崎城問題不大。

    這一點其實有賴於之前高務實為關東艦隊的選址,三崎城南方有個島,島上因為關東艦隊的關係,可謂是個安全區,不僅足以存放各類物資,還能在最危急的時刻接受三崎城過來的人員。

    除此之外,三崎城本身出在三浦半島最西南處,也是兩面環海的地形,原本就易守難攻,再被京華以稜堡式要塞一通改造,防禦力量更是再上臺階,在缺乏重火力的日軍面前應該說是萬無一失了。

    不過問題在於,京華不光要確保三崎城的安全,更重要的還有玉繩城。作為京華在日本本島上唯一的從屬勢力,成田家的玉繩城是否能夠堅守屬於政治問題。它若能在海貿同盟的支持下守住不失,則將來其他可能投靠的大名就算是吃了定心丸;反之若是丟失,那以後誰還敢輕易投靠?

    當老大的最大任務就是確保小弟的安全,這個道理在哪都是一樣。如果你這老大連小弟都罩不住,人家憑什麼要跟你混?從這個角度來說,後世國際政治學裡提到的“霸權需要提供公共產品”中,“安全”一定是其中的關鍵公共產品之一,甚至可能是最基礎性的公共物品。

    這個道理非常好懂,就如同北約少了誰都沒問題,惟獨少不了米國,因為米國就是那個在北約中提供安全這一基礎公共產品的霸權。

    “那麼你覺得應該增兵多少?”高務實問道。

    “至少再派一個標。”劉馨很簡單地道:“你既然沒給甲斐姬指揮玉繩城防禦戰的權力,那麼成田家本身的力量在我看來就不值一提。而且,考慮到成田家的立場還未必是百分之百的堅定,所以咱們還得考慮其內部生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