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058章 皇帝的關愛

    好在這一次朱翊鈞沒讓高務實繼續猜什麼,而是自己接著說了下去:“我聽說你收了兩名弟子,但一個是安南人,一個是蒙古人?有這事兒吧?”

    “哦,這事是有的。那兩孩子一個是阮潢之子,一個是把漢那吉之子,不過臣收他們為弟子,主要是為安其父之心……”

    “你的用意我當然看得出來。”朱翊鈞擺手道:“不過,你是我大明的堂堂六首狀元,也不能只有兩個藩國門生啊,這也太寒磣了些!所以我的意思是,趁著今年春闈還差兩天,讓你趕緊回來做個考官,也好收幾個門生撐撐門面、使喚使喚。”

    呃……讓我當考官?還是會試考官?

    高務實睜大眼睛,問道:“皇上不是說笑吧?臣是萬曆八年庚辰金榜,中式也不過才三年,怎麼做得會試考官?”

    “怎麼就做不得?”朱翊鈞輕哼一聲:“你是編纂過《大明會典》的,你現在告訴朕:歷代祖宗有哪一位規定過,說上一榜的進士不能做下一榜的考官?”

    “呃,這個倒是沒有,不過國朝自有慣例,比如說考官就有考官的資歷要求……”

    “你的資歷不夠嗎?”朱翊鈞打斷高務實的話,反問道:“我朝慣例,考官須曾任或在任翰林史官——你任過吧?”

    “這個自然。”

    廢話,我狀元出身,第一個職務必然是翰林院修撰,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我肯定做過翰林史官啊。

    但高務實又連忙繼續道:“國朝早年間,會試考官的確只有出身翰林這一條規矩,不過後來又有其他要求。譬如說這考官之選用,主考官一二人,嘉、隆年間起,已經僅止於大學士出任,而同考官八人,也須得是侍郎以上方可,而臣不過……呃?”說到這裡,高務實忽然語塞了。

    朱翊鈞哈哈一笑,然後眨了眨眼,問道:“不過什麼啊?難道你高愛卿就不是掛著侍郎銜的?”

    高務實先是愕然,緊接著便頗為狐疑地反問道:“皇上,你該不會說,之前給臣加兵部右侍郎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好今年春闈要讓臣來‘摻和’一手的事了吧?”

    朱翊鈞得意洋洋地昂起下巴:“怎樣,朕這一手,算不算得上是高瞻遠矚、立意非凡?又算不算得上是‘關愛’?”

    呃,我覺得你這個只能叫早有預謀……當然,關愛倒是很關愛。

    有明一朝師生一體,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本來原歷史上由於張居正丁憂奪情一事,鬧出了劉臺以弟子身份彈劾師相張居正的戲碼,讓“師生一體”受了些打擊,但眼下這個歷史上張居正被高務實扳倒,這出戏自然也就沒了。

    所以眼下的大明,師生關係之穩固,依舊毫無疑問。換句話說,高務實如果真的出任考官,點中幾個進士,那這些進士將來一輩子都必須頂著“高龍文門生”的帽子過活,摘都摘不掉。

    當然,“高龍文門生”這頂帽子,至少目前看來,還是個很不錯的政治加分項,想必沒有哪位新科進士會拒絕戴上。

    而反過來說,這些進士也自然就是高務實將來的政壇資源,平時的好處暫且不說,就說異日若高務實有機會入閣,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他入閣後的嫡系。

    所謂政治資源,這就是其中一種,而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

    如此說來,朱翊鈞自詡對高務實特別關愛,倒真不是自賣自誇,因為他這個思路說穿了就是找著機會給高務實在政壇添上更多的本錢。

    不過高務實還有話說,他問道:“不知今年主考官為何人?”

    朱翊鈞道:“萬曆八年庚辰科的主考是申次輔,今年本該是餘閣老任主考了,不過餘閣老推辭了——他現在正在病中,而且聽說病得不輕,從上個月起便連續告假免值,上次來內閣當值還是半個月前的事了。”

    “這麼說,今年的主考官是許閣老?”高務實問道。

    朱翊鈞點頭道:“不錯。”然後又補充道:“這也是我讓你趕緊回京的另一個原因,許閣老雖然為人持重,但畢竟是高文正公的門生,你在他手底下閱卷一房,點卷被駁的可能性應該很小——當然了,以你高龍文的文名,你點中的卷子本來也不大可能會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