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76章 靠山吃山(上)

    而高務實不怕自家到時候挖了煤炭沒地方銷售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蜂窩煤的製造其實相當簡單,他小時候在老家曾經幫家裡幹活,就幹過這個“打煤球”。

    當時他對於澆了水的煤和土從打煤機裡推出來就能變成蜂窩煤這件事很有興趣,靠著小孩子的好奇心,他仔細觀察過打煤機的構造。而且更巧的是,他家的打煤機後來壞掉了,那個年代這東西已經不值錢,壞掉之後也就沒有什麼用處,得到許可的他就把打煤機拆掉研究了個底掉,甚至還用廢鐵做了幾樣小玩具。所以如何製造這個工具,對於高務實而言不存在技術難度。

    當然,眼下連採煤都還是八字沒一撇的事,打煤機自然也還不著急,況且高務實辦事不喜歡浪費時間,有些事情的準備工作在他看來完全可以齊頭並進,因此在為採煤開礦、製造蜂窩煤打煤機做準備的同時,還需要辦的一件事就是製造煤爐子。

    蜂窩煤相比於老式煤球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增加了燃燒面積,但如果敞開燒的話,還是會浪費很多熱能,因此需要有專門的煤爐子。

    煤爐子這個東西在後世常見得很,尤其是農村,可謂到處都是,但其實製造起來,至少在大明這個條件下,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技術難度的。煤爐子可以分為爐體、爐臺、爐膛、支架和出灰口五個部分,其他部分都好辦,只有裡頭的“內膽”——也就是爐膛,這個會麻煩一些,但也難不住高務實。

    高務實記得在前世小時候,有一種鑄鐵的蜂窩煤爐子,這種爐子的爐盤上面有兩個鐵圈,可以用來配合不同大小的鍋,這種煤爐子就是他的計劃目標。

    爐膛裡面需要用耐火材料搪上,使爐子保溫並且耐燒,耐火材料古已有之,京師附近儲量不算小,按理說門頭溝就有不少,但具體在哪高務實不記得,得派人去找。

    爐子下面有個可以抽動的篦子,抽出來就可以把燒過的煤球擻下來。爐子的下面有一個火門,調整火門的大小可以決定爐子燃燒的溫度。需要大火的時候,把下面爐門打開增加供風量,爐內的煤球燃燒充分。等火上來了,就可以燒水、做飯了。不用火的時候,把下面火門關閉,使爐火燃燒緩慢,可以節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