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908、楊凡要動八大皇商的原因二



反正楊凡早就看八大皇商不滿,這次就是要收拾他們。張世澤憑本事榨出的銀子幹嗎不拿。




不拿白不拿,留著這些銀子對大明和百姓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如果八大皇商們,肯拿出銀子來流通,甚至辦工廠,楊凡都會既往不咎。還會創建一些工廠讓他們進來股權投資,拉著他們發財。




如果他們肯轉型,成為工業和金融業資本家,楊凡樂見其成。




他們最讓楊凡痛恨的就是,把銀子鑄成鬼見愁銀坨子,深深埋入地下。造成了大明朝嚴重的通貨緊縮。




一個以白銀為貨幣本位的國家,皇帝和中央政府,居然不掌握這種貨幣的供給權和發行權。這種奇葩事情讓楊凡都無語了。




掌握白銀貨幣發行權的是三種勢力,歐洲人,東瀛人,士紳(尤其是東南士紳集團。)




這裡面居然沒有大明內閣和皇帝。內閣和皇帝只掌握了銅錢的發行權。當然還有寶鈔的發行權。




可是,寶鈔這種全世界最早利用政府和皇帝信用背書,全國流通使用的紙幣。因為不負責任的亂髮,早已變得看著生氣,擦屁股太細的東西。




即使用來當手紙,也會因為過細,過薄,從而造成拉屎忘帶紙,寶鈔摳破紙的慘劇。




其實,內閣和皇帝都明白,用一種自己控制不了的貨幣是有巨大隱患的。所以明朝早期,一直禁止白銀作為貨幣。但是槍炮打不倒經濟規律。同樣皇帝和內閣也禁止不了白銀流通。後來只好聽之任之了。




大明的白銀絕大部分都是輸入的,本地礦藏很多都沒有被發現,或者因為伴生礦提煉不出來。




輸入的白銀,三分之一來自東瀛。但是東瀛戰國時代結束後,開始閉關鎖國。白銀外流被切斷。




三分之一來自歐洲及其海外殖民地。尤其是西班牙大帆船從美洲運到馬尼拉,然後和大明貿易的白銀。這部分也戛然而止了。




因為歐洲爆發了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從1618年—直打到1648年。




今年是1628年,戰爭已經打了十年了。戰爭的巨大消耗和人口的損失,導致消費嚴重萎縮。歐洲的商船急劇減少。導致白銀輸入不足。




而大明自己的士紳們,卻把實物商品賣出獲得白銀,然後窖藏。導致流通環節的白銀嚴重不足。




貨幣總供給少於社會總生產,就是造成通貨緊縮,造成物價嚴重下跌。從而導致穀賤傷農。




張居正改革之後,農民需要把穀物出售變成白銀,用來繳稅。




但是白銀在流通環節持續減少,甚至到了萬曆晚期,開始斷崖式減少。導致農民必須賣出比以往更多的穀物才能湊夠稅銀。




這一切都導致了財政困難。而明朝是一個以農業稅為主要稅種的國家。也極大的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而白銀漲價,導致市民的生活成本高企,服務業人員和工匠等人,生活也逐漸陷入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