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351、大明內部有間諜



            

            

            大明三次徵麓川,是明朝中期由盛轉衰前的一場大規模遠征。

為了平息西南邊陲的思家的叛亂,前後動用了近百萬的兵力。

從正統六年到十四年,歷時九年之久,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征討。

最終雖然基本消滅了思家勢力,但也極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花光了國庫。導致各地農民、礦工紛紛起義。

直接後果便是造成了,緬甸崛起的後患。並且遺患到乾隆年間。

正因如此,後世絕大多數學者對於麓川之戰的評價很差。

認為明王朝不應耗費如此代價征服這一邊境土司。

但筆者認為,大明徵麓川和隋煬帝徵高句麗一樣,沒有選擇,不得不徵。

高句麗當時佔了東北三省和朝鮮北部,已經擁兵四五十萬,成了邊患。如果不及時消滅,任其繼續坐大,將來就危險了。

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最終滅亡高句麗的原因。

麓川當時已經佔據了今天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一部分,緬甸大部分,雲南七分之一的領土,還有老撾泰國各一部分。他們家族的領土,幾乎佔領了中南半島的一半。

如果放任他們,肯定會形成邊患的。就像唐朝被南詔消耗光了實力一樣。

大明雖然沒能消滅他們,但是也把他們耗得油盡燈枯了。雲南和廣西保持了百多年安定局面。到了乾隆朝,他們再度崛起,開始進犯雲南和廣西。

乾隆朝徵緬甸,傷亡慘重,損失極大。幾乎花光了國庫。乾隆不斷處死作戰不力的將領,先後四次徵緬甸,最終靠著傅恆才穩定了局面。

三徵麓川是造成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因為此時,大明已經外強中乾了。精銳都消耗掉了。

“我總覺得,也先能用三萬騎兵打敗二十多萬京營,說明他對大明情況十分了解。”楊凡說道。

張世澤湊近過來,神秘兮兮的說道:“告訴你個勁爆的,這裡邊有內幕。我們都小看也先了。他是一個使用間諜的高手,和建奴賊酋努爾哈赤相彷彿,兩人在伯仲之間。”

“還真有間諜,是什麼人。”楊凡吃驚的說道。

tnnd原來大明被滲透了。情報都被人家掌握了。焉能不敗呢。

“什麼人,你應該問是有多少人。”張斯澤吃了一口油炸花生米,然後呷了一口白酒,打了個飽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