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509、後孃養的漢軍旗二

    那些被俘獲或主動歸降建奴的漢人,沒有披甲當兵的權利。

    被努爾哈赤分配給建州人為奴,只能跟隨主人出征,充當戰爭中打草餵馬、採薪燒飯,或協助家主搶掠人畜財物。

    這一時期,漢人相對也較少。

    但自努爾哈赤不斷取得勝利,相繼攻下清河、開原、鐵嶺、廣寧、錦州、義州等重鎮後。

    大批漢人歸降,這些人被編入民戶,並在戰時被徵調入軍。他們和楊凡徵召的民兵類似。

    這部分人就是後來漢軍旗的核心。

    天命後期,隨著戰時頻繁,規模越來越大,因為軍事戰略的需要,不少漢人開始披甲從軍。

    這個時候開始,實行的是二十丁抽一人當兵的制度。這些壯丁戶籍上還是民人。不是軍人戶籍。

    這與滿洲八旗“三丁抽一”的兵制不同。在軍事等管理制度上,漢兵與八旗兵也截然不同。

    努爾哈赤晚年變得十分的暴躁和昏庸。推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舉措,導致滿漢矛盾迅速激化。

    他的屠殺政策,導致原來投奔後金的很多明朝地主鄉紳,以及降兵降將,遭到了一場空前的浩劫。幾乎十不存一。

    經過殺窮鬼,殺富戶等浩劫,倖存下來的漢民七零八落,不成建制系統。又被他重新強制編為莊屯。分隸八旗,給諸王公貝勒、大臣為奴。

    在努爾哈赤晚年時期,漢兵這個兵種,完全被他取締,基本消失,也就不復成軍了。

    只有額駙李永芳因為深受信重,他的部隊得以成建制保留下來。

    也就是現在楊凡面對這部分軍隊,他們被非正式的稱為漢軍旗。(真正的漢軍八旗是皇太極上位後,重新組建的,並不是李永芳的這支部隊。現在,還沒有呢。)

    “李永芳的軍隊能保存下來,和他們的性質有關。建奴的情報系統擁有兩支軍隊,一支就是暗騎,首領就是被老爺親手殺死的勃拜。另一支是步兵。就是眼前這支被稱為漢軍旗綽號的特務軍隊,他們經常化妝混入大明的城池,裡應外合弄開城門。”林月如說道。

    “他們雖然暫時隸屬於正藍旗,但是他們屬於努爾哈赤的包衣奴才。努爾哈赤死了,暫時歸正藍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