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478、瑞士長戟列楔形陣

    都不能保證,全身鎧甲加上馬的胸鎧,是十分難得的。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五千重騎兵,去年鄂爾多斯濟農才能在察哈爾人的圍攻下,雖然不斷戰敗,但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實力。

    歷史發展到明末,蒙古人比起他們的祖宗,真是令人羞愧。

    蒙古時代根本不缺甲冑,他們佔領了盛產甲冑的山西。西征還控制了中亞甲冑生產中心。要什麼樣的甲冑和武器都有。

    黃金家族橫行天下時蒙古大軍的裝備非常豪華,蒙古騎兵有六成都裝備了羅圈甲等裝備。到了元朝僅僅從南宋繳獲的甲冑就高達數十萬領。

    蒙古人全盛時期,他們用掠奪來的奴隸造甲冑和兵器,自己根本不抓緊這個機會去學習。

    一切都靠奴隸幹活。有奴隸呢,蒙古老爺們才懶得學習。

    等他們狼狽退出中原後,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出了放羊,什麼都沒有學會,白白佔領了這麼多技術發達地區一回。

    到了1600年初,隨著敗退時帶來的存貨的磨損,蒙古人所擁有的存量的鎧甲數額急劇下跌,比例還不到先人的十分之一。

    17世紀初草原的兵器買賣行情,是一全套鎧甲可以換取牲畜九十頭。

    這是什麼概念,僅僅是一副鎧甲,就能換到一個蒙古中產之家的半數家底。

    衛拉特聯盟(漠西蒙古瓦剌人,準噶爾蒙古人)規定,每40戶人家,每年要集資打造兩幅鎧甲。

    整個衛拉特聯盟,數萬戶蒙古人,花費幾年時間咬牙攢裝備,也只能勉強湊夠一萬副鎧甲。

    八旗軍的裝備遠遠超過同時期的蒙古人。

    根據《大清會典》的記錄,在入關前八旗軍的鎧甲總數是四萬多副。

    比衛拉特聯盟多多了。這也是為什麼林丹汗打不過八旗的原因。八旗兵的實際兵力也就五到六萬人。披甲率是極高的。

    但是,和歷史上的唐朝和吐蕃相比,八旗的盔甲不論質量,還是數量,全部是垃圾。

    實際上明末是一個比爛的時代。封建時期的巔峰就是大唐那個時期。

    吐蕃的盔甲質量極好,大量出口到阿拉伯帝國。人

    吐

    蕃甲冑,人馬皆覆蓋鎖子甲,只露出眼睛。不是強弓勁弩根本不能傷到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