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471、陛下、朵顏拉不回來了二

    塗山硬著頭皮,也只能把東廠掌握的實際情況說一下。

    因為,這件事情事關重大,決定著朝廷對蒙古和建奴的具體政策,不是明哲保身的時候。

    “陛下,諸位大人,東廠確實掌握了一些漠南蒙古的具體情況,我在這裡介紹一下,如何決策還要陛下和諸公共同參詳。”

    塗山只是陳述事實,具體怎麼做,那是你們來決策的,他絕不會趟這趟混水。

    “去年,林丹汗大舉西征,察哈爾十萬鐵騎橫掃整個漠南。大的決戰有兩次,第一次是趙城之戰。”

    塗山去年處理榆林鎮士兵鬧餉、兵變一事時,順便去歸化城見了林丹汗。所以對整個情況非常瞭解。

    塗山開始對去年的事情娓娓道來。

    天啟七年七月,喀喇沁諸部與土默特部的“順義王”博碩克圖汗(明人稱卜失兔)在威寧海子會師,準備迎戰察哈爾。

    十月份察哈爾大軍到來之時,喀喇沁卻遭到了慘痛的失敗:“諸部多潰散,或入邊內避之。”

    林丹汗的軍隊一鼓作氣,趁勝追擊,長驅直入佔領了土默特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

    不過,林丹汗不久又東征,去打擊土默特餘部,於是右翼諸部趁機合兵,暫時又收復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城內建有大召寺,因此蒙古人又呼其為“召城”或者“趙城”。

    喀喇沁在第二年(崇禎元年)寫給皇太極的求援信中,聲稱這次戰役是以十萬之眾,殲滅察哈爾四萬人的大勝,希望皇太極出兵共同剿滅林丹汗。

    “塗山,這麼看來,是漠南蒙古諸部佔了優勢了。趙城之戰察哈爾人損失如何。”崇禎聽到這個數字也非常震動,連忙問道。

    塗山墉說道:“林丹汗佔領趙城後,我親自去了趙城,見了林丹汗,談妥了和大明南北呼應共同抵制建奴的意向。我當時看到,察哈爾人兵強馬壯,根本沒有太大的損失。”

    “應該是喀喇沁諸部與土默特部的“順義王”博碩克圖汗,故意吹噓,企圖引誘建奴出兵的,讓建奴奴酋皇太極以為,察哈爾根本動搖,有機可乘。”

    錢龍錫說道:“後來他們不是又收復了趙城嗎,有沒有可能收復趙城時獲得的大勝。”

    塗山說道:“喀喇沁汗汗阿海和布顏阿海等人被察哈爾部兩次圍困,但最終殺出重圍,並斬獲了一位諾延,收復呼和浩特城,以2千兵駐守。這明顯就是一次很小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