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416章 改弦易撤

而與此同時,汴梁宮中趙匡胤與趙普在御苑散步,想起來早朝時與百官的爭論,趙匡胤一時間也多有慶幸:

“幸賴則平遊說,光義之事已定也。”

這說的自是早上趙匡胤將晉王瘋了這個說法托出之後,朝堂上百官不過草草追問了幾句之後,便不再詳細追究,反倒對趙匡胤宣佈的擴建太學之事大唱讚歌。

趙普聞言搖了搖頭道:

“官家,臣昨日離宮後於府內安歇,並未尋人遊說。”

“那這……”

四下無人,因此趙普也相當灑脫道:

“官家以為,後世所載趙普勸晉王'太祖已錯'之言乃臣之獨見?”

趙匡胤並非不精於政事,只不過此前並未細想,而且當時注意力全在後世諢言的“你哥都眼瞎一次了”云云。

此時經由趙普點醒,趙匡胤也才恍然發覺,與其說百官不在意晉王之事的曲折,不如說是百官對立嗣立儲之事有重回正軌之態而寬心。

畢竟早上除了宣佈晉王犯瘋病意圖謀反外,還有一同宣佈的對趙德昭的任命。

皇嗣又得提拔,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看確實更像官家釋放出來有立儲之意的心思。

雖然趙匡胤一開始的初心不過是想要讓兒子在治學之事上提前接觸一下。

這些想法在趙匡胤內心轉了一圈,最終變成一口濁氣緩緩吐出。

在御苑內一處不協調的空地上轉圜了兩圈,趙匡胤回頭問道:

“則平以為,此處再置一石桌如何?”

趙普左右瞧了瞧,再聯想此前在殿中所見的石桌便醒悟過來,那異像最初應該就是在此處。

想來是因為當初官家存了幾分好玩兒的心思,故而將石桌移至他處。

結果如今這光幕眼看愈來愈重要,結果官家反倒有些患得患失了,生怕做了些什麼讓光幕驟然消失了。

趙普左右看了看又在地上踩了踩,最終搖頭道:

“臣看此處空著正好作一覽景之地。”

於是趙匡胤便也點點頭,兩人也不做停留繼續向前。

“昨日朕已又去令一封,命王明尋隙南下以為牽制,並命國華擁重軍尋隙渡江,那李煜倚重的朱令贇乃無能之輩,不足為患,當大膽進軍!”

緩緩說著此前對滅江南唐的部署,隨後趙匡胤反倒是又有一點為難了。

好在趙普與趙匡胤稱得上默契,當即道:

“若滅南唐,則須令三路將帥皆進京表功,述封王之功,想來錢塘王應不疑有他也。”

如今宋滅南唐之部署乃是分三路,王明佯攻錢俶掌糧草,此為兩路,中路曹彬潘美率精兵才是主攻。

在趙普看來此戰委實沒什麼好憂慮的,雙方無論是從兵力糧草還是戰心來說都是差距極大,能令官家憂慮的也就只有那“錢塘王”了。

後世展示的三兩事當中,令趙匡胤看的尤其清楚的是南方的空前富庶。

此前不知也就罷了,如今既知,怎麼可能還令大姓宗族在此安坐養望?更別說將來還要治學,再看那幾百年後出現的東林黨,雖不知其底細,但看其行為與後漢那名士有點類似,由不得他不警醒。

因此不僅僅錢俶,可以的話趙匡胤甚至想要將錢氏一族都薅過來,儘量削弱其影響力。

故而聽聞趙普的建議,趙匡胤也是相當開心的點點頭,便暫時將此事定了下來。

兩人又往前走了一段便看到趙德昭在前面等著,趙普知趣先行告退,隨後父子二人便又重新一起往前走。

只不過相比與趙普融洽的自處,此時父子偕行多半都是趙匡胤在說,趙德昭靜靜聆聽。

又說了一番工部構想之後,趙匡胤回頭打量著兒子,竟莫名嘆了一口氣。

這一聲嘆氣引得趙德昭上前扶住父親:

“爹爹,阿叔之事……”

“晉王瘋矣,對朕都敢下手毋說是你,往後心裡記掛就好,切勿探望。”

將趙光義一語帶過之後,盯著兒子年輕的面容,趙匡胤倒是忽然發覺了為何開宋以政務繁忙為名甚少召見兒子。

何其英武的面龐,何其年輕的身體?反觀自己,即便再不願也難改已近半百的年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