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482章 老法家熬出頭了

既然知曉瞭如今南北方有過小年的時間差異,那歌謠中的“二十四掃房子”便更加容易猜出了。

說白了就是上古時的祭祀五家神的習俗演變而來。

只不過經過清朝的省事改程序之後,祭祀家神的流程才發生了割裂,灶神更加突出,餘下的四家神便逐漸簡化為對房屋住所的清潔。

這方面來說,古人一直做的也不算太差。

詩經當中有記載穹室燻鼠之法,周禮一樣有記載,逢節日須用名為蜃灰的東西灑掃牆屋以驅蟲

周禮當中記載的蜃灰根據如今的考據來看,應當是將貝殼搗碎成灰,算是沿海地區石灰的下位替代。

只不過古代畢竟還是受限於人力物力,這樣打掃居所大部分來說還是權貴的享受,因此也很難達到咱們建國後全國除老鼠臭蟲蒼蠅蚊子等四害的規模。

另外就是雖然石灰石在古代建築中應用的很早,但當時古人多將其用作裝飾物,而將石灰應用到驅蟲、戰爭、民生等方面差不多要到隋唐時期了。

隋唐時期冶金技術迅速發展,很快點出了“高溫窯”這個技能點,而這個技術除了用來冶鐵外,也迅速用到了石灰的批量製取上。

也是因此,唐朝才能比較輕鬆的鑄造起“九天闔閭開宮殿”的大明宮。

而同樣的,到了明朝之後石灰的批量製取技術得以進一步發展,對此依然還是天工開物論述的比較完整。

只不過從天工開物來看,即使是明代對石灰的認知依然有所欠缺,宋應星記述的石灰石位於“土內二三尺”的記錄在如今看來是完全錯誤的,石灰礦既有裸露也有深埋,並不侷限於特定深度。

最典型的就比如湘贛兩省交界處和靠近南邊的地方,裸露在地面的石灰礦俯拾皆是,甚至聳立成石林之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