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35章 照本宣科

實際上在阿武倒臺之後,剛剛掌政不到一個月的李顯就給朝臣開了個大眼:

下詔授太平、安樂、長寧、宜城、新都、定安、金城開府之權,七位公主規格視同親王。

開府就是說公主們可以自己任命屬官,這些屬官同樣可以推薦給朝廷,算是標準的做官捷徑。

姚崇很可能就是從李顯這道詔令當中敏銳的嗅到了令人不安的氣息,於是給武則天鞠了一把淚,順利外調避開了政治風暴。

京城中武家的話事人被砍死之後元氣大傷,但李顯的老婆們和女兒們聚在一起很快就商量出來了新的章程:

與其出宮與人賠笑狎玩結黨,直接賣官不是來錢更快?

實際上皇帝的家屬們少了武家這個中間商賺差價之後,賣官這件事也幹的愈發如魚得水:

韋后負責在李顯那兒巧言令色,上官婉兒負責詔書敕令的草擬,安樂公主仗著寵愛可以讓李顯先簽字後寫內容,這就是搞定了上游。

有開府之權的公主府以及韋后的妹妹、上官婉兒生母沛國夫人、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等等遍佈長安內外,打通了下游。

在當時的長安,如果你能掏出來三十萬錢,就可以拿到天子李顯親筆敕封的官表,如果你餘財不多呢,花三萬買個僧尼度牒免去賦稅徭役,也是相當合算的。

因為這種特殊的任命狀是走關係通過中書省的側門遞進去辦理,而且上面的敕命批示用的是墨筆而非硃批,時人也蔑稱其為“斜封官”。

李顯時斜封官發放了多少已經完全不可考,僅知道的是當時吏部員外郎李朝隱是個硬漢子,一個人就攔下了1400封斜封官的敕命,然後不到一年就被安樂公主踢出長安貶官了。

另外就是李隆基開元時斜封官已經成了冗官痼疾,最終不得已採取了一刀切政策,一封詔命直接廢去四千多名斜封官。

靠著這筆錢,李顯的女兒們當時可稱奢華之最: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在長安大修宮殿,規制跟皇宮差不多,為了修個假山直接侵佔百姓田地,修成的假山綿延八九里,當時長安百姓出門一晃眼還以為安樂公主把華山搬過來了。

韋后乾的就比較實在,只是給家族的褒德廟增加衛卒和邑戶而已,不多,大概也就是二鳳昭陵的五倍罷了。

其實鋪墊了這麼久韋后也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丈夫的想法了,比如707年韋后效仿武周時領著一大幫人帶頭給李顯上表,說陛下您這樣的功績應該上尊號“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大悅。

同意了就好辦,不過幾天后同樣這批人,說皇后應該上尊號“天翊聖皇后”,李顯大筆一揮繼續同意,壓根不考慮這封號簡稱跟武則天的“天后”稱號一模一樣。

次年,整個長安的百姓都聽到了消息,一群人有鼻子有眼的說宮裡傳出來消息,韋后的衣櫃裡冒出來了五彩祥雲!

說實話這種手段讓武則天看到估計要笑死,但李顯的應對更是出乎所有人預料:

李顯讓人將其畫了下來給大臣展示,然後高興的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