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31章 不及格好過交白卷

一旁的龐統看著魯肅驚愕的面容笑道:

“財錢之事,孔明與劉子初於成都時久議也。”

……

甘露殿中長孫無忌也在做著類似的陳述,所見與孔明大同小異:

“……故而,以前隋開皇之錢政為鑑可知,若治惡錢需嚴刑勒不法,也須開收銅礦廣鑄錢。”

“且臣以為……”

說到這裡長孫無忌小心措辭了一番,小心道:

“我唐有設義倉以待賑饑民,若有銅富餘,或可設一部以調控錢幣。”

“錢賤則收錢入部,錢貴放錢入市……”

只是越說到後面話語便愈不可聞,認真聽著的李世民倒也理解,這個想法一眼看過去都是好的,但細細一想到處都是問題,若要收錢以何種名義?若要放錢又要以何種形式?

且最大的問題便是“若銅富餘”,想到這四個字他便是苦笑,這也太難了。

不過說到錢財,李世民便不由自主扭頭看向了那幅大地圖,與大唐隔海而望的倭國此刻更有吸引力了一點。

他可是還清楚記得,後輩說此地有銀山可供世界所用之三成。

既有如此富裕的銀礦,那銅呢?那……金呢?

呼吸不由自主粗重了一分,但最終還是將這份心思暫且收了回來,朝著長孫無忌點點頭道:

“適才所言,潤以筆墨,製表呈奏。”

長孫無忌大喜,趕忙點頭答應下來。

【武周時期另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便是逃戶。

逃戶如何產生的已經沒必要去細說,畢竟狄公也說了,武周時期各種大手大腳的花費,“不損百姓,將何以求”?

當時的黔首百姓既需要面對寺廟侵佔土地,也需要承受大戶以惡錢為武器剝削財產,那麼一逃了之就是很正常的操作。

不過逃戶是貫穿了整個封建時代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封建時代的食利階級帶來的土地兼併問題,不超脫時代的話屬於無解。

因此這個問題上倒也沒必要苛求阿武,只能說面對逃戶她交了一個不及格的成績,但總歸是要比白卷強多了。

對於武周逃戶的嚴重性以及帶來的負面效應,韋嗣立的上疏寫的很清楚。

今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租調減耗,國用不足。

富戶地主兼併土地,導致納稅主力自耕農逃亡,直接導致租庸調製賦稅銳減,上面阿武還一直在大興土木,這錢夠用才有鬼了。

因此從阿武爽完當皇帝的癮頭過後,便也嘗試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從698年開始花了五年時間做了一次人口普查,也就是史書說的“括戶”。

這次人口普查不及格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非常潦草,不少死了二三十年的人口依然在籍造成了普查的人口虛掛。

一個就是被清查出來的逃戶不管實際情況,統統遣返戶籍原屬地,引發了更大的矛盾。】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