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13章 各自的戰場

簡單來說便是三年前推古天皇未定太子而駕崩,倭國內發生了繼嗣之爭,豪族蘇我氏趁勢而起,矯詔處死了敵對家族的家主,並迫其子嗣自刎斷絕血脈,隨後扶持了田村皇子繼位,成為如今的天皇。

崛起的蘇我氏招搖過市,宅院陵寢皆制比天皇,並私徵徭役修築宮殿。

杜如晦一時間感覺這劇情也太熟悉了:“挾倭王以令豪強?”

“這還僅是內患。”裴世清搖搖頭:

“新羅百濟與倭國有百年之怨,爭戰不休,這御田鍬出使我唐,暗中承倭王之命,欲聯新羅百濟除精兵,謀除蘇我氏。”

杜如晦再次搖搖頭:“三國鼎立?”

到這裡他哪能不明白,他們幾人謀劃至此,便是生怕倭國生逆反之心,故而前後打點謀劃小心翼翼。

結果沒想到那倭王不甘心受豪族鉗制,亦想借力除掉那讀作曹氏的蘇我氏,雙方實際上稱得上一拍即合。

那些表面上給予的好處都稱得上是白賺了。

而且杜如晦已經想象得到,當唐軍和新羅百濟放在一起的時候這倭王會選誰。

相較於有百年恩怨的新羅百濟來說,唐朝乃是隔海之鄰且看起來心思都在西域上,怎麼看都是借力打力的最佳選擇。

事不宜遲,這些前因後果也很快經過杜如晦整理呈到了李世民的桌上。

對於倭國使團的訴求李世民覺得很合理,甚至大筆一揮便做了決定,使團諸人皆可薦優先子侄入唐讀書,且不佔倭國內勳貴子嗣的名額。

一邊批示李世民一邊嘿嘿直笑:

商團假使團之名騙朝貢之事必不重演,而且他還要從這些番邦屬國身上榨出金銀來。

從兩漢起,作為京師的長安便早早有“居長安不易”的說法,而如今嘛,李世民覺得也合該讓番邦勳貴嘗試一下這般滋味。

李世民也很清楚,長安的物價絕不會嚇退夷狄公子們,甚至還會覺得中原上國理應如此。

畢竟他同樣也是大家族出身,對這種心性的把握也稱得上是信手拈來。

等到李世民寫完回覆意見,早已在一旁等候一起用膳的長孫皇后才笑道:

“夫君看起來甚是歡喜。”

李世民毫不避諱的點點頭。

面對頡利的屈身隱忍隨後行雷霆之兵滅敵,是戰法的一種。

後世歷史中他面對西域遙遙合縱連橫削其根本,也是戰法的一種。

如今面對倭國起長久之謀作周全之計,同樣是戰法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