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22章 貞觀上將





【那麼晉書既然對司馬晉這個主角都是這個態度。




是否真的做到了不吹不黑呢?




當然不,晉書中有一個賢明仁德之主,毫無黑料錄入。




那便是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hào)。




為什麼他這麼特殊?因為是李唐官方認證的先祖。】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一僵,根據他對光幕一貫的認真,有了不好的預感。




【古代認祖之風盛行,李唐時候當然也不例外。




晉書當中是這麼記述的,李暠是漢將李廣的十六世孫。




然後晉書中李暠多了個無法考證的孫子,重耳。




這個重耳有個後代,叫李虎,是李淵的祖父,西魏八柱國之一。




但對於這個說法,現代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做了論斷,評價是:




偽冒相傳。




論述起來也很簡單,北魏太和年間,涼州有兩種簡單的身份標籤:




身為當地豪族的涼州土人,六鎮起義失敗後被髮配充軍的豐沛舊門。




涼州土人,悉免廝役,可以享受免除兵役的優待。




豐沛舊門,則是需要戍邊的下等人,魏書記載,除非是社會性死亡,不然都不會與之為伍。




於是這裡在史料上就出現了偏差:




魏書記載,李暠曾孫李衝時任僕射,屬於涼州土人。




舊唐書記載,重耳生熙,為金門鎮將,妥妥的豐沛舊門。




同時代的兩人一個是被貶為賤民,一個是當地豪族,根本挨不上關係。




所以李唐皇室極大概率並非出自隴西李氏,只是個普通的小姓。




李暠反而成了最大的贏家,皇室自動來投,並且還將黑料統統掃清。




並且可能因為李唐皇室這波認祖,後來盛唐詩仙李白也被考證成了李暠之後。




但說實話這些沒啥意義,李白李二無人不識名傳千古。




李暠和隴西李氏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故紙堆中,沒人在意。】




李世民攥緊了拳頭。




前面說李二鳳,朕忍了,怎麼現在還能簡化成李二的!




至於這波對於認祖的考證,李世民捏了捏拳頭最後搖頭:




“為後世徒增笑料耳。”




長孫無忌勸道:




“大家之名傳萬古。”




“隴西李氏因大家之名而傳世興盛,大家可從未借隴西李氏之名而平定天下。”




這話說的……李世民舒服的微微眯眼。




“只是不知那李白是誰?”




這是李世民唯一好奇的。




光幕已經不止一次提到詩仙之名,並且言語間彷彿和他千古一帝的傳唱度差不多。




只是註定見不到讓李世民頗為可惜。




從此前透露的時間來算,這李白還要差不多要七十年後才出生呢。




長孫無忌趕忙道:




“若無盛唐,何來盛唐詩仙?”




“而若無大家,何來盛唐?”




房玄齡杜如晦在心裡齊齊呸了一口。




這長孫無忌的拍馬屁愈發熟練了。




李世民倒很是受用,喜笑顏開。




詩仙李白又如何?也是沾了他李二…鳳的光!




第二更大約八點左右,這個月感謝大傢伙監督支持。




提前祝大夥八月份順心如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