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章 南中半策

【約公元前兩百年時,地處中東的大夏國在集市上出現了一種來自東方的布料。




此布料潔白柔韌,耐水溼,汗漬不敗,對於氣候炎熱的大夏來說是絕佳的夏衣布料,一時間備受追捧。




公元前139年時,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跋涉至此,看到這玩意兒倍感眼熟,這不是我大漢產的賨布嗎?怎麼跑這兒來了?




由此古身毒道進入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視野,為了讓這條商路由官方控制,武帝由此與西南夷等部落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戰爭。




但正所謂錢帛動人心,即使武帝大軍在當地斬首數十萬,夷人頭領也依然拼死抵抗誓要把控商道所有權。




直至公元69年哀牢人舉族歸降東漢,這條起蜀中、過緬甸、經印度、至大夏的商道才徹底打通。




但好景並不長,漢末諸侯並起戰亂頻發,西南夷人也趁機重新奪取了古身毒道的控制權。




而丞相兵出南中,平的也不僅僅是南中大姓之亂,更是為了平古身毒道之亂。】




“財帛動人心……”眾人咀嚼著光幕的這句話。




孝武皇帝無人不知,說一句武功蓋世並不過分,但大軍盡出戮數十萬亦不能懾服南夷。




“這財帛能使人悍不畏死?”張飛實在是想不明白。




關趙兩將軍也面面相覷,如此捨生忘死的夷人不是最可怕的對手,但一定是最討厭的對手。




而龐統則是一眼就瞧了出來,深深看了眼孔明,道:




“錦官之設,亦為南中之謀,深謀遠慮之策也。”




龐統不相信會有什麼歪打正著,以孔明之才,必然謀劃已久。




經商的糜竺則也明白了幾分:




“蜀錦若能遠銷異域換取珍寶,其獲利能上百倍。”




“設錦官而控蜀錦,控商道之夷越,其人莫不求于軍師也。”




【南中叛亂結束之後首要面臨的便是治理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丞相那是相當的精打細算:




治理上突出一個自治,務求“不運糧,不留兵。南人治南。”




其實說白了還是為了省錢。




甚至丞相在來的時候就提前計劃好了這一切,平叛時候的副手李恢便是地地道道的南中人。




戰事結束後李恢獲得了足夠的威望,順勢便成為了建寧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