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谷 作品

第 122 章 慣例





姜梅笑道:“市舶司既是管商家的,可組織商力捐辦,今日徐提舉有與我說,說既然大人想要整修,他可出面組織商家捐辦,也可從市舶司的公銀裡頭出一些。這倒是各地官衙修辦的慣例了,如軍餉、修橋修路,往往也按此辦理。”




許蓴意味深長:“慣例啊。”




姜梅道:“確實如此,而且大人新官上任,本地商行、士紳們本就想要找機會給大人接風,表表心意,如今大人要修衙門修提舉宅,他們有這機會,自然都會踴躍認捐的。”




許蓴問道:“這公銀呢?又從哪一項稅銀裡支出?”




姜梅道:“市舶司這樣的地方,歷來算是肥缺,總會心照不宣截留一些留為公用,津海這邊的知州、提督,京城的戶部、內閣等等要打點人情,也未必是收納財賄,只是正常的結交節禮。”




許蓴若有所思:“又是一項慣例。”




姜梅看許蓴,小心翼翼問:“小公爺的意思是?”




許蓴道:“今日已聽了幾個慣例了,一是官不修衙,寧願在外邊修園買宅,也不捨得修衙門;二是修衙修公府,修路修橋,要商戶捐辦;三是年節人情,禮尚往來,竟要從公囊中出,且還得打點上司部門。”




姜梅原本為吏多年,對這一套官場往來十分了解,忽然聽許蓴這麼一總結,不由也感覺怪怪的,有些尷尬一笑:“這都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了。尤其是京官,沒有別的進項,外官進京,若是不給京官送點節禮,那是真會結仇的。()”




許蓴看著姜梅笑:姜先生,武英侯薦您給我,您確實對這官場上下關節人情往來十分精通,也是對我十分誠懇,全無保留,我亦十分感激的。實話說,我母親外家亦是商戶,這些關節慣例,我亦是時有耳聞,算得上通達的。?()?[()”




姜梅看著眼前這年輕官員雙眸清澈,神情誠懇,心中咯噔一下,這位大人該不會熱血方剛,還以為能做什麼革除弊端,廉政情操之事吧,心中不由暗暗叫苦,若是這般,恐怕不上幾日,便要把上下官員同僚,全都給得罪了。




許蓴笑吟吟道:“姜先生,你說我及冠便蔭了五品官,還有一品的國公爵位世襲罔替,等我繼承,我前程是不是十分光明遠大?”




姜梅看他滿臉笑意,雙眸得意,只以為小少爺這是想要炫耀,笑道:“小公爺自然是前程遠大的,津港市舶司,只是大人官途的起點罷了。”




許蓴又道:“起點……姜先生說得極好,這裡只是我的起點。”




他將手裡的扇子又唰的打開,露出了上頭四個字“鳳池皎鱗”,慢慢搖了搖扇子:“那姜先生,我修衙修宅,若是從市舶司的公銀裡頭拿了銀錢,今後董提舉、徐提舉若是從稅銀裡頭剋扣截留一些,說要作為公賬往來送禮,打點人情。我是應,還是不應呢?若是截留的越來越多,習以為常,一千兩我同意了,一千一百兩我同意嗎?哪一項同意,哪一項不同意?”




姜梅語塞。




許蓴又道:“再有,今日我以修衙門之名給自己修宅子,商戶踴躍認捐了。明日商戶走私貨物被查獲,來尋我說情。定是有種種難處的,可能是被夾帶的,可能是被人栽贓陷害。那我是抬抬手看在昔日情分放過了,還是該按規矩辦事?這其中又該如何拿捏?我今日放了張三過了,明日李四也來求。若是不許,一張檢舉狀寫給都察院,我又何以自辯?”




姜梅:“……”




許蓴含笑看著姜梅:“姜先生,嶺南天高皇帝遠,這兒L可是京畿,皇上眼裡可不揉沙子。一個不小心,我可能是連祖宗傳下來的爵位都要丟的。不怕您笑話,我外家是商戶,我遇事都習慣拿來算一算這本錢投入,值不值當。”




“修個衙門宅子,說破天了到不了一萬兩銀子,我卻為了這個可能要丟官丟爵位,這市舶司是起點,可不能就變成終點了吧?”




姜梅滿臉慚愧,起身作揖:“許小公爺見事明白,是姜某人淺薄了。”




許蓴起身扶他:“姜先生,您是武英侯薦來的,方大哥與我亦是至交好友,我是真心拿您當自己人。”




“您千里迢迢從嶺南來到這裡為幕僚,是我的嫡系部下,與我休慼相關。今後行事,當多考慮考慮。我是何等身份,我和那些無根無基的官員是不一樣的,逐利求祿,我早已有了,我來




()為官,是要做出些實實在在功績來的。我得比他們更乾淨,更小心,才不會被人拿到把柄。”




“但您跟著我,我總也能許諾不會虧待您,不需您去剋扣商戶,關節揩油,每月月銀,都由我這裡開支,您若有難處,也只管第一時間和我說,來日功名利祿,有機會也定當推薦您,這也是我推心置腹,還請先生多多教我,不要見外。”




姜梅心服口服:“大人英明,屬下定盡忠竭智,為大人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