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露 作品

第 94 章 來電話





畢竟交公糧的時候糧站說了算,人家拿著那儀器一測,說你糧食不夠幹你就得拉回去曬乾再來,不想拉回去就在糧管所外面廣場上現曬。




麻不麻煩呢。




有個熟人說一聲,測量的職工就不會故意刁難。




因為陸大姐的公爹和丈夫,反正陸家莊這邊沒被刁難過。




當然大隊長也要臉,每次都讓生產隊把公糧曬乾再去,要是曬不幹就去交公糧,那他也不幹的。




那不是丟人麼?()




?想看桃花露的《七零養娃躺平吃瓜》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現在看著大大方方、舒眉展眼的,不像以前整天皺著眉頭好像不開心的樣子。




聽說還立功被表揚、學開拖拉機、拍畫報、給大隊當會計,瞅著跟電影裡的人物那麼能幹呢?




她聽說林姝的變化以後很好奇,一直想回來好好聊聊,可惜秋收忙沒時間。




中秋節她回來一次,但是急著回家做飯沒說兩句話就走了,她公爹最講究過節一家團圓她不能耽擱。




今兒她特意回來找林姝說話的。




進屋坐下,陸大姐拿了五塊錢給林姝,笑道:“紹棠媳婦兒啊,以後我每個月給你五塊錢,你只管花。”




林姝很納悶,逢年過節給爹孃孝敬錢正常,咋還每個月都給……我?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她笑道:“大姐,這是啥意思啊?”




陸大姐眼圈一紅,開始抹淚兒。




“紹棠媳婦兒,你受苦了,哎,紹棠……”




林姝納悶道:“大姐,你不知道嗎?”




陸大姐:“什麼?”




林姝:“孩子爹,回來了啊。”




陸大姐瞪大了眼珠子,“啥?我三弟回來了?哪兒呢?”




甜甜和盼盼立刻給娘當嘴替,小嘴叭叭一通說。




“我奶都滿街發糖了,大姑你不知道嗎?”




陸大姐蹙眉,“我不知道呀,也沒人去告訴我一聲啊。”




林姝:“大姐你別急啊,之前娘說去公社告訴你的,結果隊裡又是開會又是分紅的,大哥也要去幫忙算賬還選舉會計啥的,她就忙忘了。”




陸大姐倒是沒生氣,卻大大地鬆口氣。




幸虧……差點就鬧笑話了。




今兒她可是帶著任務回來的。




公爹問她孃家三弟妹是啥打算,男人沒了快半年了,是不是有改嫁的意思。




要是旁人丈夫剛沒了半年,他自然不會問人家改不改嫁的事兒,可林姝和陸紹棠情況特殊,結婚三天就夫妻分別,幾年未曾見面,如今丈夫犧牲她若是想改嫁也情有可原,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他覺得林姝最好別改嫁,雖然不至於像舊社會那樣給她立一塊貞節牌坊吧,但是陸紹棠是烈士,媳婦兒改嫁名聲不好聽,老丁家也被連累,所以為了家族名聲能不改嫁還是別改嫁。




為了不讓林姝改嫁,他願意幫襯口糧和生活費,說每個月讓陸大姐送二十斤糧食和五塊錢回來。




這是非常大方的。




陸大姐之前試探過方荻花,方荻花讓她少管弟弟房頭的事兒,她就回來試探一下弟妹。




她還真不知道陸紹棠回來的事兒呢,她這陣子忙糧站入庫出庫算賬的事兒,都沒空回孃家。




公社那邊沒接到正式文件,方荻花也沒特意去跟她說,其他人就算去鎮上,也不可能特意跑去跟陸大姐說你弟弟回來了,畢竟




()人孃家自己不會說麼?




她就真不知道。




陸大姐壓下心頭的尷尬(),




?()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你拿著,別嫌少。”




林姝拒絕了,“大姐,中秋節你給過爹孃了,我不能要你的錢。”




陸紹棠要是真沒了,那她不會拒絕大姑姐的接濟,現在陸紹棠好好的,她自然不要。




陸大姐硬塞給她,林姝就替婆婆收下,又告訴她陸大哥當會計的事兒。




陸大姐和大弟年紀相仿,感情最深,所以對大侄女也最親,聽說大弟當會計,她高興得眉眼彎彎,“真的呀?大弟這麼出息呢?這我可真沒想到,我還以為他的聰明勁兒就用在吃上呢,沒想到還會算賬呢。”




聊一會兒林姝留她吃中飯,今兒不急著回家,陸大姐就答應。




林姝做飯,她去醫務室找陸老爹。




她公爹聽說爹當了赤腳大夫都挺佩服的,一直誇爹勤奮好學,不愧是當年的陸二爺。




她也覺得挺驕傲的,她記憶裡爹一直都很厲害。




小時候她幾乎是坐在爹的懷裡長大的,爹會讀書識字、會養牲口種地、還會扎針配藥,還會給她編辮子扎頭髮呢。




她是爹孃的第一個孩子,又是女兒,爹孃挺寵她的。




小時候她和大弟搶肉吃,桌上一盤紅燒肉,他倆都搶瘦肉,結果她不愛吃肥肉,大弟吃完瘦肉又吃肥的。




後來再有紅燒肉,爹就把瘦肉多給她吃。




她和大弟吵架,爹一直都向著她的。




也因為她和大弟總吵架,所以她和大弟感情也更好。




現在想起小時候的事兒,她心裡都甜甜的。




陸老爹見大閨女回來挺高興的,趁著不忙就跟她聊會兒,“你公婆都好啊。”




陸大姐說都好,又歡喜三弟平安歸來和大弟當會計的事兒,“爹,咱家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