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慢 作品

第四章 死不瞑目,謂之靈願

 
先聞其聲,方見其人。

 
唱詞縈繞耳畔,餘琛抬頭望去,只見陵外,紛紛揚揚的泛黃錢紙隨大雪一同灑落。

 
一名道士模樣裝扮的老人走在前方,步履浮誇,體態奇異,開路前行。

 
在老道士身後,身著素衣的老嫗白髮蒼蒼,雙眼通紅,垂淚而泣。

 
她身旁,一個高大的方臉青年同樣臉色悲慼,沉默不語。

 
再往後,便是幾個黑襟大漢,扛著一尊黃木方棺,漠然而行。

 
在餘琛的注視下,一行人走進清風陵中,那抬棺大漢放下棺木,開始挖土;老道士揮舞黃幡,打點鬼神,以求死者之路走得順暢;那老嫗與青年點香燃蠟,磕頭跪拜,送別死者。

 
半個時辰後,下山離去。

 
只剩下滿地燒紙與焚燒後的灰燼。

 
作為清風陵看墳人,如此一幕,餘琛早已司空見慣。

 
和那執著於吃桂鱈魚的乞丐與無親無故的賣魚老頭兒被搬屍人送上來不同的是,清風陵埋葬的大部分死者雖然貧苦,但大多是有家有室之人,自應當有親眷送其入殮,請來道士開路,踏上幽冥。

 
這幾年來,餘琛見過太多這樣的生離死別。

 
但和以往每一次不同的是,今日在他眼裡,那嶄新的墳頭上,一道幽光,明滅不定。

 
彷彿風中燭火。

 
餘琛心頭莫名明悟,這就是那棺中之人,有強烈的未遂之願。

 
他心念一動,將度人經卷握在手中。

 
便見那幽光升騰而起,化作一道黑影,隨他進了屋子。

 
閉上門窗,餘琛坐回床榻之上,那身影垂首而立。

 
仔細一看,他身材佝僂,容顏衰老,一身壽衣,腳不沾地,絕非活人。

 
而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餘琛哪怕是心頭微駭,面兒上也不至於再驚恐慌張。

 
他雙手一展,拉開度人經。

 
便見書卷之中,金光攝來,將那鬼魂,攝入其中。

 
黃泉河畔,又一道鬼影矗立。

 
蒼老悲涼的哭訴之聲,迴盪耳畔。

 
“年過花甲,勞碌半生,本應享盡天倫,奈何膝下逆子,不爭氣乎,哀哉!”

 
與此同時,卷首之處,煙燻文字再現。

 
【凡願九品】

 
【浪子回頭】

 
【時限∶三十六時辰】

 
【事畢有賞】

 
望著那文字,餘琛只感覺一陣天旋地轉。

 
走馬燈一般的畫面,浮現眼前。

 
渭水縣城,旱橋湖畔,有一鞋匠。

 
這鞋匠出身貧苦,十歲之時便被父母送去拜師,兩年侍奉,十二方才學技,勤懇半生,送走老師後,修鞋製鞋技藝已爐火純青,在渭水縣城的旱橋一帶,也算小有名氣。

 
隨名氣而來的,便是錢財。

 
儘管修鞋製鞋乃是小道,比不得讀書習武從商,但一年到頭,也能賺些銀錢。

 
後來,他自立門戶,娶妻生子,成了老鞋匠,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也算是衣食無憂。

 
在外人看來,老鞋匠一家,應當是安寧祥和,衣食無憂。

 
但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