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438章一眼看穿術法本質,以“理”服人



            自陸家大院之後,張之維又一次看到豐平使用火遁。

在之前,他看到火遁,驚為天人,但現在,他已經能一覽即中。

和之前的想法一致,火遁的瞬移,確實是通過內景這個媒介進行的。

瞬移,對現在的他而言,算不得什麼難事,因為他也已經掌握了這個媒介。

他可以通過通幽之術,肉身遁入內景之中,然後再從內景穿出,以此來達到瞬間移動的效果。

但這會有一個小小的弊端。

因為肉身進入內景,會有一種被排斥的晦澀感,發動起來不夠迅捷。

而在強大的性命加持之下,他自身的速度已經相當恐怖了,這個瞬移能力,在實戰中的性價比很低,所以他很少使用。

至於用於長途跋涉……

其實也能做到,但內景之中變數太大,容易遭到一些不可名狀的阻礙。

而且內景與外景雖然像一張紙的正反兩面,但也是有偏差的,正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若沒有座標,長距離穿梭,容易跑偏。

所以張之維很少使用通幽之術來趕路。

這個術更多的是給他一個超脫現實的視角,從另一個層面來獲得更完整的“觀”。

但豐平的火遁不一樣,除了能在戰鬥時瞬移外,如有“火種”當座標的話,還能超遠距離的傳送。

之前的長白山之行,結束時,其他異人都是通過高家主的關係,坐船離開的。

唯有火德宗的異人,是通過火遁術,直接返回了門派。

若之前,張之維對術的運用,一直存疑,覺得它甚至比很多奇技都來得奇,怎麼江湖上就從來沒誰去窺探過,但現在,他卻是有些明白了。

雖說都是用內景這個媒介,但火遁和通幽不一樣。

通幽由他施展出來的,但火遁卻不是豐平施展的,或者說不完全由豐平施展。

豐平的火遁,更像是電話撥號,使用火遁就是撥通號碼,信號傳輸到基站之後,再給出反應,從而實現傳輸。

也就是說,火遁這個術的最重要的點,並不在於施術者本身,而是在於火遁背後的那個“基站”。

所以,謀取火遁之法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把火德宗連鍋端了。

驀地,張之維腦中想起了納森島。

他記得島上的守衛,可以藉助神樹的力量,在島內進行瞬移,這其中的原理,只怕也是差不多,神樹就是那個“基站”。

這麼說來,火德宗的宗門裡面,極有可能有一個類似神樹一樣的東西。

宗門裡的弟子,通過某種儀軌,和那個東西緊密連接起來,然後就會獲得能力,至於能力的大小,得視修行者而定。

“若我記的沒有錯的話,納森島的納森王和納森衛,在死後都會迴歸神樹,化作樹根,成為神樹的養分,火德宗使用了類似的手段,會有類似的結局嗎?化作薪柴?”

張之維心道,但緊接著,他腦中閃過自己起壇作法,施展符籙時的場景。

他通過符籙這個儀軌,去敕令法脈神明的神力,從而形成法術,這其中的道理,不正和納森島,火德宗一樣嗎。

並且,道家法脈裡的神明,很多都是曾經德高望重的道士,他們都成為了法脈的基石,在必要的時候,會被後輩開壇做法請下來。

他們的狀況,對此和納森島中那些死後化作神樹根莖的王和守衛,雖然要體面很多,但本質是差不多的。

“火德宗,天師府,納森島,都曾出現過超凡入聖的存在。”

“若我沒記錯的話,納森島上的神樹,是有自我意識的,而納森王的身上,有兩個意識,一個是自我意識,一個是神樹的意識。”

“劇情裡的那個納森王,是李慕玄的外孫女,實力羸弱不堪,她的自我意識,無法抗衡神樹的無上意識,所以她貫徹的是神樹的意識。”

“作為納森王,她雖然沒什麼能力,但她有神樹給予的特權,比如瞬移,比如對整個島嶼的感知。”

“那麼火德宗的那個東西呢,有自我的意識嗎,那天師度呢,它也有無上意識嗎?天師度的對天師的影響,到底是怎樣的?”

張之維心裡疑惑不已,但這個問題註定沒有答案,因為知道答案的師父,並不能開口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