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384章師兄我再試試,陰的一批的陰雷



            天師府後山,月色清朗的夜裡,樹影如鬼影招搖。

張懷義隱於樹叢之中,收斂自身的炁,調整著呼吸,在暗中觀察。

他本就是一個善於藏拙的人,自拜師天師府以來,行坐起臥,無時無刻不在藏拙。

多年來朝夕相處的裡,只有張之維和天師張靜清發現了他在藏,可見他的隱匿本領有多高。

但現在猛地見到眼前這番場景,卻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心神俱震之下,竟連自己的大耳朵露出樹叢外都沒察覺。

黑色,到處都是黑色,浸過了地面,漫過了草地,淹沒了樹林,帶著深入骨髓的潮溼陰冷,把一切都吸骨榨髓。

特別是前方地面那塊黑色的大泥潭,總給他一種感覺,只要闖入其中,下一秒,自己就要墜下去,永遠沉淪在這黑色泥潭裡。

這黑色淤泥一樣的東西,應當是陰五雷,可師兄不是已經修行了陽五雷了嗎?他怎麼能同練?

張懷義心裡滿是不解,他想起了之前,初行雷法時和師父的對話。

當時他問師父,自己已經修行了陽五雷的心炁和肺炁,但感應到身體其他幾處的炁在蠢蠢欲動,以後能生髮嗎?

師父張靜清告訴他,人體五臟配五行,五行配干支。

心肺之炁是陽炁,對應火申,被形容為一隻冒火的猴,肝腎之炁是陰炁,對應水亥,被形容為一隻水浸的豬。

初入手時,陰陽之炁各有強弱,難以同時升騰,必以一方為尊,未破身之人,陽氣足滿,猴比豬強,所以只能先修煉猴,若是破了身,元陽洩了,那就是豬比猴強,便只能先修煉豬。

這是龍虎山千年來的規矩,他因為還是童子身,所以只能修猴,就算想修豬,也不行。

當時,他還問過師父,那修煉到什麼地步,才能修煉豬?

師父張靜清告訴他,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只有一方修煉到極致,才能修煉另一方。

不過,現實情況是,即便是一方修煉到了極致,也無法修行另一方,因為調和雙方衝突的法門只傳天師。

但為何師兄現在在修煉陰五雷?難到師父把天師之位傳給他了?

張懷義心裡滿是震驚,忍不住扭頭看向身後不遠處的密林,師父就在那裡。

雖然張靜清已經不指望用張懷義驚豔張之維,敲打張之維了。

但他說話算話,之前答應給張懷義的三年私功依舊作數。

所以除了日常的教學外,張靜清還會經常來後山給張懷義開小灶。

上次就是在後山給張懷義開小灶,被張之維一飛雷劍給劈了。

不過張靜清沒有換地點,一是修行雷法容易損壞建築,不方便在府內進行,就算是在天師府的校場,那也不妥,私功畢竟是一件私密的事。

所以思來想去,還是寬敞的後山合適,在他看來,飛雷劍那事只是小概率事件,張之維又經常跑天門山修行,後山這地方,依然穩健,卻不曾想,這次又撞上張之維了。

張之維試驗陰五雷,範圍覆蓋百米,那麼大的動靜,他自然不可能感受不到。

不過,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意識到是張之維在修行,畢竟他剛傳張之維陰五雷,就是天縱奇才,那也得花幾天時間才能掌握吧!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他還以為是府上那幾個修行陰五雷老高功在試招呢!

抱著我來看看是怎麼個事兒,又是哪個老孽障一把年紀不消停,還在這裡偷偷下私功的心理,他帶著張懷義過來看一下。

結果一看一個不吱聲。

哪有什麼老孽障,分明就是一個小孽障。

眼前那個巨大的北境蒼潭,以及蒼潭上氤氳發散的黑雲團,別說見識淺薄的張懷義了,就是堂堂天師的他,也被驚的不輕。

這才多久,滿打滿算不到一天吧,就把陰五雷修行到如此境界,即便是陽五雷大成,陽極生陰,如有神助,也沒這麼誇張啊!

而且還弄出了一些新花樣,那北境蒼潭上升騰起的黑霧,他還能理解,不過是憑藉著對炁超乎尋常的操控能力,把陰五雷化整為零。

但那實心鐵球一般的小黑球,他就有些摸不清底細了。

從他輕描淡寫就把黑球扔進山裡的一幕來看,只怕威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