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80章敢問這世上是否有仙

 目視左若童和陸謹離開。

 樹林裡,只剩下了張靜清和張之維師徒倆。

 “師父,您覺不覺得,剛才的左門長……有些熱情過頭了?”張之維小聲說道。

 “怎麼?”張靜清虛眼看著他,“真以為人家要拿徒弟換你啊!”

 “啊?!”張之維說道,“哪能啊,我是不會離開龍虎山的,這輩子都不會離開的,師父又好,師兄弟也好,我超喜歡……”

 “好了,別貧了,你剛才想說什麼?”張靜清打斷道。

 張之維想了想,說道:“我想說左門主狀態不對,剛才與其說他是在給我指點,給陸謹指點,我更覺得他是在……求證,就好像一個東西,自己也不能百分百確認,所以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認同,這是一種不自洽的表現,以左門主的修為境界,是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的!”

 張靜清斜眼看著張之維:“你覺得左若童是在找你求證?”

 “那必然是師父您啊!”張之維連忙道。

 張靜清搖頭道:“不,他沒找任何人求證,他是在自證,或者也存了那麼點心思,不過你有句話說的對,這確實是不自洽的表現。”

 說著,張靜清感嘆一句:“人非聖賢,不管修為多麼高,多麼豁達,但總有看不開的妄執!”

 “看不開的妄執?”張之維思忖片刻,道:“師父,具體講講?”

 “講什麼?”張靜清說。

 張之維道:“如果,我說如果,剛才左門主向你求證,要您給出見解,您會說什麼?”

 張之維覺得,這或許與日後三一門的衰敗有關係。

 “左若童沒向我求證,我這自然也沒有答案,現在是你向我求證,那為師就跟你說道說道,免得你瞎搗鼓!”

 張靜清說道:“從剛才左若童的話裡,為師概括了一下,三一門的理念其根本為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則心不丹。故煉丹也者,煉之無所煉,以復其心之本體,天命之性自然也。”

 “意思是人的‘性命’是從無形無象的太虛中來的,人始生時,‘性’與‘命’混而為一,視為先天一炁。”

 “人一出生,先天一炁便開始分離,演化為精、氣、神,即所謂性則寄之於肉團心裡,即名曰神,命則寄於臍於腎,即名曰氣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