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52章很能打的張之維

 演武場上,劉得水和陸謹你來我往,激戰正酣。

 作為後來的三十六賊之一,劉得水的本領自然是不差的,師從燕武堂,學的是國術。

 與陸家大院裡那些歷史悠久的大門大派不同,燕武堂是一個新興的門派,成立於清朝末年。

 最開始是為了刺殺滿清高官,甚至親王,後來到了民國年間,這一組織就從暗處走向了前臺,由民國政府大力扶持,目標是強國強種,擺脫東亞病夫的外號。

 燕武堂裡,有很多異人高手,收攏了很多江湖上有名的絕學,像如形意,八卦,通背,螳螂,八極,戳腳,洪拳等這些武功在燕武堂,統一稱呼,都叫做國術。

 像這個劉德水,修行的便是八極拳和形意拳,這兩種拳法,都是威力極大的類型。

 所以動起手,劉得水的步伐迅猛簡潔,打法兇狠,各種招式又兇又快,無不擦著陸謹的要害而過,看得人背脊發涼。

 驀然!

 “叭!”

 劉得水拉開距離,然後腳步向前一踏,身體橫撞,彷彿一座山撞向陸謹,速度又快又猛,地面被他的發勁震得一蕩。

 “鐵山靠?”

 張之維一眼就認出了這一招的底細——八極拳中最為經典的招式。

 八極拳這門功夫,張之維也瀏覽過,畢竟不是什麼很不得了的獨家絕學,很多門派都有收錄,甚至就連諸葛家這種術士家族都有修行,更別說他龍虎山了。

 不過雖然八極拳爛大街,但能被各門各派收錄,恰好也證明了它確有不凡。

 張之維一心奔著絕頂去,自然不是一個光修行內丹功的花架子。

 性命修為要高,但也要很能打,他可以一巴掌秒殺人,但絕不可以只會一巴掌。

 所以,張之維曾瀏覽各種武學,這八極拳,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花了三天時間,來將這門拳法的“大架”練至化境。

 八極拳這門功法,分為兩部分,上部位叫“大架”,下部分叫“小架”!

 其中,“大架”是技法,裡面記載著各種招數的行炁方法,而“小架”是練法樁功,是用來修行命功,提升修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