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五二三 拿起刀(3)

    李虎看半大小子不怎麼順眼,有一種提防竊賊和野豬的心態,否則對待對方的態度不至於這般冷淡。他心裡總是不自覺的評判這小子的各種不好。

    什麼不夠機靈,什麼不通詩書,什麼長得不太俊朗等等。

    走到巷子口的時候,李虎回頭一望,果然就看見女兒正把粥盆遞給半大小子,還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個雞蛋,做賊般塞給對方,那模樣是既嬌憨又好笑。

    李虎悲從中來,禁不住暗歎一聲。千防萬防還是防不住女兒“開門揖豬”,看來這兩孩子是真要走到一起了。

    雖然對半大小子不太滿意,認為對方不太配得上自己那麼懂事善良的女兒,女兒嫁給對方是明珠暗投,但既然女兒自己喜歡,李虎也不至於棒打鴛鴦。

    他邊走邊尋思:“再過幾年孩子就大了,早晚得過門,該早些準備嫁妝,窮小子家徒四壁,不能讓女兒過去吃苦,嫁妝必須積攢得豐厚些。”

    想到這裡,李虎只能期盼世道快些太平,這場饑荒儘快過去。百姓日子好過了城池重新繁華起來,他這個縣尉也才能跟著沾光,不會連俸祿都發不齊。

    國戰期間風雲變幻,李虎家破人亡,只保住了一個女兒,投身義軍多年征戰,也是數經生死,好不容易才活下來。現在有了官身,算是苦日子熬到頭。

    李虎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不奢求什麼大富大貴,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等把女兒風風光光嫁人,自己再續個弦生個兒子留個後,此生就算圓滿。

    到了衙門,李虎剛進班房解下橫刀,就被縣令叫了去了二堂。

    唐興縣是個中縣,正七品的縣令跟正九品的主簿,眼下都在二堂坐著,一副早就等候李虎的模樣,俱都面容肅穆。

    一看這陣勢,李虎心頭一沉,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李縣尉,本官昨日跟你說的事,你考慮得如何了?”縣令看似淡然的問。

    李虎稍作沉吟,態度堅決道:“雲柳村的百姓之所以傷人,是因為種糧被何地主家所截,雖然造成了些麻煩,卻不是無端鬧事。

    “大人要下官以尋釁滋事的名頭去雲柳村抓人下獄,下官辦不到。”

    李虎自認為話已經說得很客氣,要知道,雲柳村百姓的種糧,可不是何地主家擅自截留的,若沒有官府背書,他哪有那個膽量?

    事實是何地主早就看中了雲柳村的良田,想要低價購買,奈何雲柳村的百姓不肯,縣令跟何家沾親帶故,還收了對方的賄賂,這便讓對方“截”了糧食。

    雲柳村的百姓到縣衙來詢問,縣令就把過錯推到何家頭上,於是百姓又去何家去討要公道,結果何家四門緊閉,並不給予答覆。

    眼看就要誤了農時,雲柳村的百姓急火攻心,便強闖何家,打傷了對方的家奴,這就正中縣令與何家下懷,何家馬上派人到縣衙告狀,縣衙則下令拿人。

    只要把百姓都抓進牢獄,關上幾個月,對方的家人走投無路,就只能賣田換錢來縣衙贖人,何家跟縣令的計謀便可得逞!

    沒想到的是,雲柳村的人空前團結,竟然把縣衙的差役趕了出來,還一面結村自保,一面派人去州城告狀。

    這其實不會有多大效果,縣衙有御氣境修行者,雲柳村的百姓根本擋不住,他們派去州城告狀的人,也根本走不到州城。

    但云柳村是李虎的老家,他不願看到鄉親受難,恰逢衙門的八品縣丞是個世家旁支子弟,向來跟寒門縣令不睦,二者一合計,便打算為雲柳村的討個公道。

    只是縣令態度強硬,兩人多番勸說無用。

    後來兩人決定扳倒縣令且有了分工,李虎在縣衙以道理勸說眾人、拖住縣令,而縣丞則幫助雲柳村的百姓去州城告狀——算算日子,州城也該有意見下來了。

    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縣令竟然在昨日要求李虎去雲柳村抓人,還威脅他,如果他拒不聽令則官身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