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一二四三 會戰溧水河谷(4)

  當第十師、十二師跟近衛軍兩個師迎面遭遇,開始坦克大戰時,趙寧跟黃遠岱等人已把能想到的變化基本都想到了。

  趙寧坐回椅子上,端起茶碗啜了一口,“接下來就看蕭燕到底會怎麼做了。”

  黃遠岱摸出酒葫蘆呵呵笑了一聲,“不管她做什麼,只要露出一點兒苗頭,我們就能發現她的意圖,有章可循。”

  他倆一唱一和,表演智珠在握的戲碼,卻沒想到蕭燕根本就沒有調兵遣將,做出任何變化。

  這並不是說蕭燕什麼都沒做。

  她只做了一件事。

  親自前往溧水河谷前線督戰,號令近衛軍第二軍、第三軍猛攻反抗軍第五軍,甚至把自己的修行者衛隊都派上了戰場!

  當趙寧與黃遠岱確認了蕭燕的動作後,他倆一時間都沒有說出什麼話來。

  這並不是蕭燕的應對有多麼高明,亦或者多麼愚蠢,讓他倆無話可說,而是蕭燕的鬥志與決心讓他倆心生敬意。

  很顯然,蕭燕是打算背水一戰。

  她要以兩倍的兵力,去跟反抗軍第五軍作殊死之搏!

  這隻有兩種結果。

  其一,在反抗軍第八第九師趕到戰場之前,近衛軍戰勝反抗軍,這樣她不僅能成功扭轉局勢,也將贏得此戰勝利。

  其二,當第八師第九師趕到戰場時,近衛軍並未擊潰當面的反抗軍第五軍,那麼她將只能接受抵抗軍的內外夾擊、全面反撲的結局,很可能飲恨沙場。

  因為要防備蕭燕撤退逃跑,第八師第九師繞了個大圈子,把網張得很開,這原本是為了在更加廣闊的區域內,截殺突圍而出的近衛軍各部,確保殲滅戰的戰果,但這樣的安排也導致他們距離戰場頗遠。

  這段距離,以及第八師第九師跨越這段距離的時間,是蕭燕唯一的機會,是她放手一搏的最後可能。

  她看到了這個機會,並且奮力出擊,想要抓住這一絲可能。

  “在最關鍵最兇險的時刻,蕭燕選擇了以一個戰士的方式,來決定近衛軍以及天元帝國的命運與前途。無論成敗如何,她都是一個值得敬重的對手。”黃遠岱神色凝重。

  趙寧微微點頭,沒有多言。

  “我建議讓第七師立即出動,配合十一師打好西面的戰鬥。”黃遠岱沒有過多沉浸在個人情緒中,“戍衛軍一旦完成合圍,十一師的壓力很大,需要有人在外面策應。”

  趙寧手裡攏共就三個軍的機動兵力,第七師是他能夠調動的最後一支預備隊。

  反抗軍在西面戰場的任務就是牽制戍衛軍,正常情況下兩個師不可能牽制兩個軍,但因為之前的種種情況,十一師把戍衛軍給溜散了架——是真正意義上的散了架,為了追上十一師的步伐,並將其包圍聚殲,戍衛軍的機械部隊不得不跟普通部隊脫離,結果東一股西一群——這就讓十一師成功拖住了對方。

  以此為基礎,趙寧才能集中七個師的反抗軍,跟三個軍的近衛軍在東面戰場決戰。

  但這個拖住只是暫時的。

  一旦散

  了架的戍衛軍恢復完整,那就能集中力量圍攻十一師,亦或是分出部分兵力馳援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