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九一六 及時

    趙英感慨萬千,慶幸中飽含自責,自責裡又暗含感激,“你是怎麼來的這麼及時的?”

    “你跟四千將士都要覆滅了,我敢不及時趕來?”

    趙平調笑一句,“這回南下奔戰,我是主將,身為四五萬大軍的主將,我豈能坐視麾下四千驍勇被敵軍伏殺、平白送命?如果你們真的被聚殲於此,我可是難辭其咎。”

    趙英聽得一陣默然,神情嚴肅。

    這不是能不能坐視部下送命的問題,如果事情正在發生時趙平才反應過來,相距太遠救援不及,那再怎麼不願不能也無力迴天。

    這需要的是在危機出現之前,在看似平常的戰爭時間裡,趙平這個主將對敵我形勢有精準把握。

    自己的部曲在何處奮戰,是什麼處境接下來會面對什麼,敵軍有多少力量,有何種意圖到了何處,趙平都要細細分析,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這樣才能及時應對各種危機,乃至是料敵於先。

    危機降臨了才想著做出反應,絕大部分情況都會太遲。

    那不是一個優秀統帥的素質。

    “跟趙平一比我還是差了太多,這傢伙在河北革新戰爭中歷練多年,經驗豐富直覺敏銳,眼光毒辣行為果斷,的確是早就有獨當一面的實力。

    “說不定在我沒碰到敵人的時候,他就已經洞悉了敵軍意圖,且能分析出我遭遇危險的大致地點,這才能早早集結部曲,帶著兩萬精兵及時趕來救援。

    “一切及時應變的行動,背後都有深厚底蘊與無數心血,絕不是簡簡單單恰好趕到了而已。

    “而我直到部下在各處被吳軍襲擊,都還沒反應過來吳軍有何打算,只想著立即救援並集結部曲應變,以至於落入埋伏時方後知後覺。如此觀之,我的確是還沒有統領大軍獨自征戰的能力。”

    趙英反躬自省,很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時時自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後才能有所改變,彌補短板不斷成長——知恥而後勇不外如是。

    趙平見趙英臉色不好看,笑著寬慰道:

    “其實你也不必過於沮喪,在這場戰鬥中,你沒能及時察覺敵軍意圖不是你的錯,我能早一步算到對方的計劃,也不是我有多麼英明,只是盡到了本職。

    “吳軍從亳州、宋州出動的時候,雖然是晝伏夜行有意隱藏行蹤,但還是被彼處一品樓、長河船行的眼線察覺了,他們的情報送到了我這個主將這裡,故而我知道的信息比你充分得多。

    “正是因為有預警,我才能派遣人手在一品樓、長河船行修行者的配合下,及時掌握吳軍的行軍動向,並根據這些及時信息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在今日及時趕到這裡來。”

    聽完這席話,趙英恍然大悟。

    他一個先鋒將領,掌握的情報哪裡能跟主將相比?各種信息都會匯向對方那裡。所以主將才是坐鎮中樞、統領大局的存在。有了這些情報信息,分析敵軍動向就有了依據。

    趙平只需要在亳州、宋州一品樓修行者把消息傳來的時候,就開始集結部曲,那就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而後在吳軍進入潁州時帶著部曲趕來,基本都是能夠趕上大戰的。

    情報很重要,誰知道的信息越多越早,誰就越能掌握先機,而不能獲得及時有效情報的人,無論是他趙英還是那位吳軍主將,都只能面對戰敗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