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九零三 開弓沒有回頭箭

    會感激不盡,把我們視作天地良心,歌功頌德,甘願追隨。

    “官府處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吏,軍中處置一批作惡左端的將校,神教誅除一群名聲不好的上師弟子,再表現得大義凜然些,以百姓對官府、權威根深蒂固的敬畏性、服從性,他們必然擁護我們。

    “倘若我們能利用好這股風潮,讓汴梁百姓看到我們維護他們公義的決心與行動,那麼只需要三兩日,汴梁便會團結一致。

    “屆時,汴梁便會穩如泰山!

    “張帥以為如何?”

    張京面沉如水。

    他認為如何?

    他認為神教這是在找死!

    不僅自己找死,也是在把他推向死地,把汴梁推入火坑!

    張京看了魏安之一眼。

    魏安之旁若無人的站在那裡,根本沒有注意他。

    張京暗暗長吐一口氣。

    他冷靜了下來。

    魏安之是讓他想起了昔日的大齊戰神,如今的大晉太子,但要憑這點感覺就說對方一定是趙氏的人,未免太過武斷。

    天下間相似的人多的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時候大家狀態都差不多,不能光靠這些便說他們互相之間有關係。

    想想也是,魏安之是神教四品大上師,倘若對方的根底有問題,神教必然早就查了出來;而且對方在曹州神戰中表現不俗,數次拯救同袍於險惡之境,幾回保全大軍於危急之中,功勳卓著。

    只要魏安之不是趙氏的人,那對方的所作所為就不會是單純作亂。

    但對方剛才的話能信嗎?

    張京持懷疑態度。

    小蝶見張京猶疑,立馬趁熱打鐵地勸說:

    “張帥,事情已經發生,影響波及全城,倘若我們現在強令白衣派弟子停止行動,去維護官兵,那麼本就行事桀驁的官兵必然更加肆無忌憚,報復性地大力欺壓百姓。

    “屆時百姓肯定失望透頂,對官府不再有任何信心與期望,這不是把他們往晉軍那邊推嗎?一旦軍民勢同水火,官兵時刻擔心後背,還如何奮力作戰?百姓若是真的生亂,則城池危在旦夕!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有死無生,世事皆是如此,汴梁城亦不例外,還請張帥明察。”

    話說完,小蝶飽含希翼地望著張京,水亮的眸子裡滿是鼓勵之意。

    她之所以力挺白衣派的行動,無非是因為這事對神教有利。

    小蝶想得很清楚:這次主持百姓公義的行動是白衣派發起的,只要事成,白衣派自然可以發展壯大,擔當起往後神教變革的責任,利大局利長遠;

    且白衣派是神教白衣派,經此一事,百姓只會愈發認可神教。事情傳遍四方,吳國、秦國的百姓都會認同神教,方便神教在彼處發展。

    至於城中亂子能不能控制住,把危險很好地轉化為機遇,身為神教首席大上師,小蝶難道會不相信神教不相信自己?

    接觸到小蝶滿是希翼的眼神,張京如鯁在喉,恨不得跳腳殺人。

    這事不說好不好,首先他就是被動的。

    魏安之把他都架在了火上烤,讓他沒了選擇餘地!

    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

    做傀儡的感覺怎麼都不會好。

    可他能怎麼辦?

    “事情怎麼會弄到如此地步?!”張京不禁捫心自問。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跟神教如今是貌合神離。

    在魏安之鬧事的過程中,他有過很多機次會去處置,讓事情平息,但為了試探神教,為了確認神教如今對他的態度,他一直在等。

    結果是一次次錯失良機,導致局面不可收拾。

    這也不能怪他,事先誰能想到,魏安之這個區區神教四品大上師,膽子、手筆有這麼大?行動起來這麼突然?

    其實在亂象禍及全城之前,張京有過最後一次機會——神教也如此。倘若當時趙玉潔在城內,以她的智慧,說不定能堪破迷霧及時給出有力應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惜的是,趙玉潔因為自己的身份,因為沒了王極境後期的修為,因為懼怕趙寧,早先就跑了,如今並不在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