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七五零 兩難(上)

    “我現在很想去一趟河北。”站在趙寧身邊的楊佳妮,看著一支支隊伍從面前經過,略顯突兀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趙寧呵呵一笑:“想去便去,我總不會攔你。”

    楊佳妮轉頭瞅了趙寧一眼:“你就如此確定,我去了河北不會鬧事。”

    “當然。”

    “你倒是對我挺有信心。”

    “我是對大晉的事業很有信心。”

    楊佳妮沉默下來。

    她想去河北,是打算去看一看彼處的世道風貌。

    趙寧眼下在徐州做的事,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濃烈的危機。

    一夜之間,趙寧就能凝聚這麼多平民百姓的力量,讓對方甘願化身為戰士,為了大晉皇朝的目標而戰,那麼可以想象,一旦時間稍微長些,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會成為大晉戰士,他們可以爆發出來的力量堪稱無與倫比。

    此時此刻,面對趙寧高超的行事方法、鐵一般的事實,楊佳妮幾乎已經確認,她之前反駁趙寧的那些話,太過想當然了。

    另一方面,楊佳妮並不反感平民百姓,為了掀翻壓迫剝削奮軀而戰,恰恰相反,因為有起碼的善惡觀與是非觀,她頗為認同這種行為。

    哪個正經人,願意看到達官顯貴相互勾結,肆意欺壓平民魚肉百姓呢?哪個正經人不想看到世間多一些善良美好?

    “也不是所有的達官顯貴,都是罪行累累之輩,鄉紳教化鄉里,地主保障地方耕種與糧食,很多人都有些造福桑梓的功勞。

    “那些中小地主,其實有很多都是勤勤懇懇之輩。

    “他們的家產是世代辛勞累積的,農忙時自己參與勞作,與自家佃戶相處得頗為融洽,雙方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反而相互依存。”

    楊佳妮忽然開口,眼神認真。

    趙寧並沒有接話,一笑置之。

    彼此之間沒有繼續交流。

    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

    趙寧從沒有認為所有地主大戶都該死,相反,大晉朝廷善待造福桑梓之人,也不會去戕害不曾魚肉鄉里的大戶。

    現在大晉的官員,都是傳統士子出身。

    但天下不該有地主,也不該有佃戶,這是趙氏認為最大的道理。按照干將的話說,生產資料得掌握在百姓手裡,勞動成果得用之於民。

    強者不能剝削弱者,哪怕弱者認為那不是剝削;國家更不能剝削國人,哪怕國人心甘情願。

    這跟“人是自由的,但沒有賣身為奴,放棄自己作為人的權利的自由”,是一個道理。

    趙寧之所以沒有反駁楊佳妮,是因為不必反駁。若是楊佳妮連這點認知都不能保持,她也就沒法繼續為吳國而戰。因為那是不義之戰。

    人不能認為自己是錯的,在做錯事。

    人得認為道理掌握在自己手裡。

    隊伍盡數離開,徐州城外空曠下來的時候,扈紅練來問趙寧,是不是要拆除那些棚子,趙寧的回答是不必拆也不能拆,理由只有一個:

    日後可

    能還用得著。

    楊佳妮聽出了趙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