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panda 作品

第66章 江湖水深(一)

 也就是說,根據最新的法律,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的了中國公司,需要交出審計底稿。

 可中美兩個國家在2013年時曾經達成一份協議——考慮到國家安全,中概股並不會提交100%完整的審計信息。

 根據2013年的協議,中企某些財務信息並不需要提交上去,而是由跨國的會計師事務所等進行審計以及監督。這條協議sec一直想改,可華爾街極其反對“驅逐”中國上市公司,於是始終擱置著。

 而這一次的法案可能與某咖啡被曝光的財務問題有些關係,這一處監管死角被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下。

 剎那間,一切情況都改變了。

 美方反覆強調:全世界的50幾個國家都能提交完整信息和審計底稿,你為什麼不能?

 於是這日,經鴻被叫去了與官方“聊一聊”。

 “經鴻,”談了很久之後,到了最後,對方道,“總之,我們在與美國方面針對‘審計’進行談判,想用我們最大的努力來讓中企留在美國。”“儘管面臨重重分歧,但我們一直都有解決問題的意願,相信對方也依然想留住我們中國企業,也有解決問題的意願,這對投資者有利,對上市公司有利,對我們雙方都有利。”

 經鴻點點頭:“謝謝,非常感謝。”

 “但是,”對方畫風又一轉,“如果,萬一,完全沒有任何辦法達成一致,泛海的退市,可能就真的進入倒計時了。我們也歡迎泛海回大陸上市,或者去香港上市,或者a+h同時上市。不過也先不要過於擔心,我們其實對談判的最終結果比較樂觀。”

 經鴻點點頭:“我明白了。我們會做好最壞的準備。”

 經鴻想:回大陸或者去香港嗎?

 大陸主板依然禁止公司的同股不同權,然而香港的融資規模,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

 華爾街,才是那個最極致的“夢想永不死,金錢永不眠”的地方。

 …………

 回到泛海的辦公室後,經鴻卻沒繼續工作。

 他走到了落地玻璃前,抱著胳膊,靜靜看著“北京”這座城市。

 他想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這幾天的“行政令”。

 事實上,泛海集團那款產品的國際版與中國版是完完全全分開的,叫的名字都不一樣。清輝也是。美國團隊獨立運營美國那邊的產品,中美兩國的用戶們能看到的平臺內容也完完全全不一樣。國際版看不到中國版的內容,中國版也看不到國際版的內容。

 甚至,因為擔心會被指責“安全問題”,國際版連數據中心都是建設在那邊的,數據都不存在一起。

 然而還是不行。

 這其實與眾多的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情況相反。

 過去,在華外企的服務器許多設在中國境外,它們手中大量數據當然同樣存在海外。也就是說,在中國的外國企業掌握著的中方data,中國方面無法得到,對方擁有唯一權限。

 不過兩三年前,參考歐盟的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中國方面也通過了一項法律,也就是《網絡安全法》,涉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外企,比如為能源與交通公司提供雲服務的外企,在中國收集來的“重要數據”必須保存在中國境內,不能帶出中國國境,或在中國境內建立獨立數據中心,或交由中國企業託管數據,除非提交豁免申請。這基本是針對“雲服務”等。

 為此,因為被認為擁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蘋果將與某中國企業合作,將把中國用戶的數據儲存在那家企業的服務器上,雙方正在合作建設數據中心。蘋果方面控制數碼密鑰,蘋果依然擁有單一權限。

 可中國企業呢,比如泛海、清輝,對於掌握著的他國數據,別說肯定無法擁有“單一權限”了,甚至被認為不能擁有任何權限,為此,他們正被逼迫整體出售美國業務甚至是國際業務。

 大國的博弈之間,個人、企業,也都會被捲入洪流。

 許許多多的故事紛紛亂亂湧進腦子。

 比如,美國某人工智能領軍人物在被問到“人工智能發展的最大阻礙是什麼”時,出乎意料,回答的是“國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