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雨聽風人 作品

第34章 北域高原的守護人

  能被皇上異姓封王,實乃家族的至高榮譽,楚家不能不從,楚慕雲也只好立即走馬上任。

  當時的北域高原上,常住的中原人並不多,只有幾個城池,最大的綏遠關城也只有幾萬人而已,常年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搶劫騷擾,常常發生局部戰爭,但朝廷駐軍不足六萬人。

  楚慕雲只帶了其手下的精兵強將不到兩千人赴北域上任,臨行前,其父楚仁伯親授其治邊秘籍,告訴他如何以戰促治,如何緩和民族矛盾,如何促進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穩固國家統治。

  到任後,楚慕雲利用其在情報工作上的優勢,將其治下的整個區域內的民風、民情、社會、經濟與軍事情況作了充分調查,做到了心中有數。

  他發現北方有很多少數民族,如契丹、突厥、吐蕃等等,這些民族之間,或部落之間也常常發生戰爭,爭奪地盤,也輪番來漢人所在地騷擾搶劫,雖然來犯之敵規模多不是很大,但由於這些民族都民風彪悍,善長騎射,個個都是快馬輕騎,來無蹤去無影,令人防不勝防。

  綏遠關就經常被這些草原民族的侵犯和騷擾,這些遊牧民族的騎兵來無蹤去無影,搶了就跑,讓關內的百姓不堪其擾,很多人不得不背景離鄉,離家而去。

  北方民族的不斷侵擾讓朝廷的地方部隊也很難以對付,只能不斷地修築城防,將城牆加高加厚,將城內的百姓圈在其中,時時注意嚴防死守,城關大門也是輕易不敢對外開放。

  雖然這裡是中原漢族與北方各族的交界之地,但民間的貿易交往卻並不頻繁,只有一些武裝起來的馬幫和土匪團伙才敢進行關內外的物資交流和貿易往來,普通百姓是斷然不敢輕易參與其中的。

  在北域要鎮綏遠關城外,原本有很長一段防護城牆,在常年的兵亂中,已經損壞了很多,不再是連續整齊的了。駐防的士兵就是依靠這些斷斷續續的城牆同來犯的敵軍作戰的。

  有部下向楚慕雲建議說,將城外的城牆重新修護完善,連成一體,即可更好地抵禦敵軍。而楚王卻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反而命人將這些城牆全部拆除了,從此關外成了一馬平川的草原,沒有任何障礙了。

  此舉受到很多官員的質疑,認為蠻夷之兵盡是快馬輕騎,若無城外護牆抵禦,敵兵必將長驅直入,我方的弓箭,火炮,投石機等將發揮不了更大的殺傷力。

  但楚王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些城外之護牆雖能抵擋一下敵軍進攻,對戰場勝負並無決定性作用,但卻分散了我方有限的兵力,同時,這些護牆也為敵方突破防線提供了掩護,反而不利我方使用弓箭、火炮之類的進行攻擊,冒然使用話,也必將傷及自己人,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還不如把這些障礙取掉,將敵軍直接放進來,集中已方力量予以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