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關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


  這麼一說不僅合情合理,還顯得自己尊重對方,瞬間把一件隱事說得得體,怪不得生意能做大。

  “眼芒如電、氣息綿長,想來也是位年輕的有道真人。”

  領頭人看了道士打扮的江聞一眼,點了點頭似乎也沒有懷疑,卻冷不丁說道。

  “我這次也正好需要道士參詳,那也一併叫上敘話罷!”

  西湖邊上有幾座草草搭建的營帳,跟著騎士入座的人高下分定,北面虛懸不設座位,領頭人坐入了面西的位置,林震南和一位常服打扮、未曾剃髮的人面東而坐。

  而江聞因為是林震南這個客人請來的客人,就只能坐在面北的陪坐之中,身邊還有另外兩名也未剃髮的年輕人一起湊活。

  這個座位很妙,正好能不動聲色地斜看見這裡的主人——

  耿精忠。

  江聞已經猜出對方的身份,著實有點難以相信這個有些跋扈的年輕人,會和尚之信、鄭經這幾個繼承人,左右今後南方格局、執掌政權形勢將近二十年。

  託金庸老爺子的福,讓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被人以反派身份牢牢記住,但實際歷史上的吳應熊除了“尚公主”一事啥都沒幹,最後就因為三藩之亂,在康熙十三年四月十三日被絞死。

  這事著實冤枉,以至於吳應熊被絞死後,康熙皇帝經常下詔慰藉和碩恪純長公主,吳應熊“為叛寇所累”。

  但江聞面前的這位反覆橫跳小王子,在康熙眼裡就屬於槍斃五分鐘都不算苛待的人物。

  首先,早在順治十二年(1655年),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碩額附。繼位後,年紀才十一歲的耿精忠就製造出了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暗中部署將士以待變。

  這個事情,江聞或許覺得有清庭抹黑的成分,但第二件事,就根本沒辦法賴掉了。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詔撤“三藩”,導致吳三桂起兵反清。時為靖南王的耿精忠隨即舉旗相應,以復明衣冠為口號,甚至聯手臺灣鄭經攻城略地。

  這一手見風使舵不僅讓東南徹底糜爛,還讓猶豫旁觀的鎮南王世子尚之信心動不已,軟禁了尚可喜也舉起反旗。

  可隨著三藩內訌、耿鄭矛盾和戰事不利,耿精忠居然反手就投降了康熙,並以急先鋒身份接連打敗鄭經、尚之信,儼然一副朝廷忠臣的模樣。

  這一手反覆橫跳太過噁心,康熙也是完全看不下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大學士明珠上奏說

  :“耿精忠負恩謀反,罪過大於尚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