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的呼喚 作品

177章:炸燬沙地

    因此,信息判斷的波長強度要滿足一定生命波長強度。而這個是人類早已做好的大數據模型,輸入到導彈計算機數據路里面。這樣它可以將各類生命體徵根據不同波長體現。而列舉出來。

    再根據大數據路里面的“數據模型”進行閃斷對比。就能得到該生命體徵的最大可參考範圍參數。例如人類參數如果為1.那麼個體小於人類的50%動物群體。其參考數據可能就是0.5。而向阿帕奇蟲類按照人類制模標準。

    它們比人類平均要大1.55倍。這樣算起來。只要超過人類數據1.55至1.80上線的這個數據那麼系統就判定這就是阿帕奇蟲類。因此,這樣一來大批的阿帕奇蟲類。就是要被炸死的/

    於是,結果就是按照人類早已設定好的計劃開始的。導彈戰鬥部是一種新型地球類聚能型星際炸彈。自重250公斤。爆炸效果超過地球10萬噸級核當量。

    這麼一枚戰鬥部內,還有大概分為4億片的碎片殺傷彈。這些看似微小的碎片殺傷器。每一片上都含有微納米技術合成的一種超微型生化病毒。這種病毒會很快侵蝕到阿帕奇蟲類身體。

    只需要短短几秒鐘,就能立刻阻斷它們的中樞神經傳到元的能力。這樣幾秒鐘後呢,大批沒有被炸死的阿帕奇蟲類。都會立刻失去戰鬥力,甚至活動能力。再過24小時內。

    病毒會在阿帕奇蟲類身上發散。闊開。己而開始感染大批群體。就形成了所謂人類製造的“阿帕奇蟲瘟疫”。這種瘟疫在人類與阿帕奇蟲類爭奪銀河系北端的出口點之戰中。

    接連殺了將近10億隻阿帕奇蟲類。其中還包括800只王蟲。也就是腦蟲。這種腦蟲與星際蟲族腦蟲是截然不同的。這些腦蟲專門吃人腦子。而且通過吃人腦子進化自己的思維思考。

    然後在建立自己的控制與指揮阿帕奇蟲類的模式,一般一個千萬的阿帕奇蟲類群體,擁有1只腦蟲。所以,腦蟲實際上是阿帕奇蟲類的大腦神經。他們是一群集體模式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