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 作品

我在深圳的青蔥歲月第421章 慈母入心 梓彤來電心歡喜

    還有很多事已經深深的烙進了我的腦海最深處,我還清晰的記得,兒時的我和哥哥弟弟們每晚睡在被窩裡,母親挑一盞油燈給我們納鞋底、補衣服,時常是我一覺醒來,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看見母親還在微弱的燈光下忙著手中的活。

    “娘,睡吧”。我叫了一聲,母親走過來一邊輕輕地拍著我一邊說道,乖孩子,你快睡吧,天要冷了,娘要把你們幾個的厚衣服給趕出來,很快的,待一會兒就睡了,乖。

    說著,母親又給我掖了掖被角,於是,我又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現在想來,很是慚愧——我從不知道母親的“待一會兒”具體是多長的時間?

    我上學時,是80年代初,那還是在那個不是每個家庭都擁有鐘錶的年月裡,為了掌握我上學的時間,母親用的是山村人計時的土辦法:每天公雞叫的第三遍,就是臨近天亮。

    因為我們家學校較遠,需要走四五十分鐘才能到,而我又像母親一樣特別的自強,總是不願意遲到,所以就讓母親每天一定要早點叫醒我,所以母親每天在公雞鳴叫第二遍到第三遍之間,就知道了這便是我上學起床的時間。

    所以,每天雞叫過第二遍,已為我做好了早飯的母親,就開始掐算著叫醒我起床時刻——早了,她心疼兒子的瞌睡;晚了,又擔心兒子遲到挨批評。——什麼是母愛?這就是母愛!又怕兒子睡,又想讓兒子睡。叫晚了,我就遲到了,叫早了,我睡的時間就少了,所以母親每天都在煎熬,為我從未睡過安心覺。

    其實我很清楚,我知道母親只是想聽聽我的聲音,這時我才深深的感知:我是一隻從母親心裡飛出的永遠長不大的鳥兒,愫愫情懷仍捏在她的心裡;我飛得越高越遠,母親心裡那根叫牽掛和思念的弦,就會繃得越緊越揪心,就會如兒時的我一樣更讓她徹夜難眠。

    雖然我不是家中長子,我上有大哥,他凝聚了父母親無限的愛和希望,可是大哥的突發狀況讓爺孃心中充滿了惆悵和痛苦,而我則成了父母心中的第一個希望,第一隻離家的小鳥,他們的心裡是那麼的牽掛,他們的心裡是那麼的不捨,他們的嘴裡是那麼的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