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 作品

第120章 起個大早 趕晚集參加晨會

    在彩繪作業前,一定要有專職人員根據客戶確認的樣板,在老闆娘陳小姐以及生產經理等的監督下,對照樣板用畫筆在產品上描色,描色的力度一定要根據產品顏色的濃淡的要求操作,做出多隻彩繪樣板,並歸納總結出書面資料,一併提交給彩繪主管。

    彩繪車間主管拿到樣板和書面資料後,首先要召集員工開一個產前通氣會,主要是要詳細的講解彩繪的力度,細節等要求,特別是各個小組組長以及骨幹,哪些容易出問題,哪些很難處理,都要區別對待,分類安排。

    之後還要先做幾個,請專職人員確認核准之後,才能開始大規模的量產,在生產過程中,也不能掉以輕心,而是要隨時巡檢,包括顏料的配比色差,畫筆的磨損程度,人員的精神狀態等等,都需要及時予以觀察,發現,解決。產品彩繪好後,再在產品上噴一層亮光金油。3個小時待油漆乾燥後,產品才可以進行組裝和包裝。

    走進車間,可以看到兩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大概有80米長左右,整個車間幾乎全是女孩子,她們每個人面前都擺著一個已經調好色的色盤,手裡拿著毛筆,隨著流水線的勻速轉動,她們淡然自若,有條不紊的忙碌著,拿起來一個產品畫上幾筆,放到流水線上,然後又拿起一個畫上幾筆,再放到流水線上。

    看了沒一會兒,我就明白了,明白了什麼?我明白了為什麼不讓一個人負責整個產品的彩繪,而是每個人只負責整個環節當中非常簡單的一點,這樣子的效率更高。有人問了,你之前又沒有看過類似的車間,沒有見過類似的生產線,你是怎麼知道的?

    那是因為之前我曾經讀過《福特傳》這本書,知道是福特創造性的發明了流水線生產。話說福特開始生產汽車的時候,那是供應不求,但是產量很低,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向你拋來,可是你就是拿不到,咋辦呢?

    福特就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發現一臺汽車被生產出來,需要10個工人花費350多個小時,即使全員開動,24小時不停班,每個月的產能也只有3000臺,怎麼辦呢?於是福特就創造性的發明了流水線生產,如此一來,效率成倍的增加,最快的時候,平均一分鐘就有一臺t1汽車下線,每月的生產能力提高到了36000臺。

    富林公司現在就是在運用這種流水線作業,譬如他們正在彩繪的這個小房子,一共有18個點,6種顏色需要上色,他們就把工人分成若干個組,每個組的每個人只負責給其中的一點上色,然後上好色的小房子會順著流水線到下一個點,以此類推,一直到最後全部上色完成,再進行噴油操作,才算完成了進入包裝車間的最後一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