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塘舞仕 作品

第1018章 走遍全城 又是一夜回老家

我們開著車圍著雲龍湖轉了一圈,然後順著金山路一路往東,直接就到了我的母校—中國礦業大學,我們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也是晚清時期由外國人開辦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時也是在中國創辦最早並一直延續至今的礦業高等學府。

 

從西大門進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筆提寫的幾個大字,“中國礦業大學“,熠熠生輝,我一直對這幾個字不解的是,這“國”(國)字和“學”(學)字用的是繁體字,而“礦”(礦)和“業”業)兩個字為什麼不用呢,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更為渾然一體啊?呵呵呵,書寫者的想法,咱作為局外人還真是有些搞不大明白的。

 

學校早已經放寒假了,所以門口已沒有了平日裡熙熙攘攘的景象,只是偶爾有幾個行色匆匆的學生走過,大門旁邊的幾棵老法桐上不時的飄落下來幾片黃葉,讓人覺得頗有些寂寥和蕭瑟。

 

時隔五年之後再次回到母校,我的臉上早就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青澀,滄桑不只刻在笑容上,連大學時所獨有的那一份陽光爛漫也一同染上了社會百態的色彩。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走在校園小路上,我的思緒像幻燈片一樣,一幕一幕的在腦中播放,大學時期的我一度是多麼的自卑啊,可是我一度又是多麼的自豪啊

 

人啊,隨著時光的流逝,總是會忘掉大部分經歷的,然而,總有一些事,一些人會讓你永生難忘,記憶深刻。我清晰的記得,在我大一剛進學生會時候,就像後來到了深圳找工作一樣,需要經歷一對多的面試,那時候咱哪裡經歷過這種場合啊,可是,當時我把進入學生會作為一個能改變我性格,提升我為人處世能力的門檻,我很希望自己能順利的邁過去,畢竟在以前的歲月裡,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學習上,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啊,當然了,最後咱既沒有考上清華,也沒有考上北大,慚愧啊。

 

其實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想到,自己當初居然能表現得如此灑脫,以至於我當時一點都感覺不出來。也許就是因為這份突然的自信,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也為我後面大放異彩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自從那次面試之後,冥冥之中我似乎得到了一個啟示:除了你自己,誰也救不了你,誰也改變不了你。

 

畢業後的這五年裡,我更是通過自己不斷的成長和拼搏經歷察覺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看似微風細雨,看似與社會脫節,可很多東西只要你能有效的有機的和社會結合到一起去,那都將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作用的。可以說,那一段學生會的經歷對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學歷和能力,更是一截錘鍊了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緩衝期。

 

事實上,我很早就發現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極個別鳳毛麟角的天縱英才之外,其實大部分人都大差不差,彼此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我呢,自不敢認能忝居天才之列,那就只能是屬於這大部分人的隊伍了。可是,就在這大部分人裡,也會有三六九等的區分,也會有令人羨慕的佼佼者,我一直信奉努力和奮鬥是能夠從大部分人之列脫穎而出的必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