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181 敬愛(4k)

 這是方卓自回國以來首次見長電的掌門人,還是親哥鄭丹銳回京又打過電話之後的見面,那邊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基本搞定。

 但看當事人的意思……親哥辦事也未必靠譜。

 不過,這種事本來就比較讓人為難,能做到這一步,方卓從心裡還是感激表哥鄭丹銳的。

 飯前出了小插曲,但稍微遲到的張汝京恰好救場,這頓飯終究還是吃了下去。

 方卓對於預料之外的王新潮沒有生氣,畢竟,好像也輪不到自己生氣,嗯……被收購的又不是易科或者冰芯。

 午宴氣氛很快在張汝京的簡單幾問之下重新由涼轉熱。

 自冰芯量產16n以來,儘管國內外媒體都沸沸揚揚,易科mars88系列也創記錄的狂銷,但冰芯自身仍舊十分低調,沒有任何一個高管出來接受採訪。

 關於冰芯的新聞更多隻是從過去的事情裡扒出細節,然後進行合理的推測與揣測,具體的冰芯首代et的表現、16n製程工藝的研發,這些仍舊保持低調。

 雖說一些人期待冰芯國際在港股的信息披露,但更多的人都十分確定,冰芯到時候在財報上肯定含糊帶過。

 方卓面對張汝京的詢問,挑著一些可說可不說的東西聊了聊,又驗證和糾正了他的小道消息。

 “冰芯的研發確實是三班倒,大家都很辛苦,嗯,應該說,大家都特別辛苦,所以才有這次的突破。”

 “本來我還想給這次的加班行動給起個名,但梁博士是個不怎麼浪漫的人,說加班就是加班,再怎麼起名也還得加。”

 “事實上,張總,我們不是這一年加班,是從28n的風險試產就加到量產前夕,已經有兩年時間了。”

 “梁博士身先士卒,除了飛去英特爾搞et的技術交流,他一天沒少。”

 方卓說話之間帶著敬意。

 也就是他這麼說,席間眾人才知道冰芯這一幫人的研發是這樣的運轉模式,這研發崗已經幹成生產崗了……

 一直以來,確實有傳言,說冰芯的加班很兇,但結合冰芯的16n突破,包括對冰芯很關心的張汝京都以為是近期數月的拼命加班,不曾想已經加了兩年。

 他想著今天進門時的情況,問了句:“你們冰芯也乾的太兇了。”

 “噢,不是所有的研發都這樣,組建了大約六百人的研發隊伍,他們是最辛苦的一批,但不兇不辛苦也沒辦法。”方卓淡淡的說道,“冰芯沒法慢悠悠的研發,沒法知道別家都在拼命幹,我們不拼命,這次的16n是不惜人力、資金、資源又賭上了一波,也算僥倖。”

 張汝京嘆道:“是,冰芯這次賭的很大,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是製程追趕上的前功盡棄,臺記是不會等人的,易科也是跟著賭,一直沒有找其它的廠。”

 他是最知道冰芯花了多少時間和投入多少精力進行的追趕,這次要是跨代失敗,不說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是把辛苦追上的差距又讓出大半。

 易科更不用說了,它如今mars88系列的“天下第一”是揹負著之前拿不出旗艦產品的風險而換來的。

 張汝京和方卓對話,桌邊其他人都默默聽著,而長電的王新潮則覺得這話裡話外都在點自己,是誰“慢悠悠的研發”?

 “沒辦法,競爭越來越激烈,冰芯是在11月15才公佈的16n,但據我所知,臺記在今年6月的時候也有了類似的研發加班。”方卓說道,“臺記那時候是不知道冰芯研發進展的,按照它公開的計劃,明年q1做16n的量產,6月的加班很可能就是為了10n的研發搶灘,張總,你說這競爭激不激烈?”

 冰芯秘而不宣,臺記在年中絕對領先的時刻仍舊組建加班團隊,這恰是業界競爭趨於激烈的反應。

 王新潮聽著進一步的消息,心裡一直咕嚕著的火氣忽然滅下去不少,方卓這個人尿性歸尿性,冰芯做的事確實不一般。

 這個晶圓代工領域,一個是現在的全球第一,一個是過去的全球第一,兩家都要這樣拼命研發來尋求優勢……

 他悶頭自顧自的喝了一杯酒。

 “確實是沒辦法的事,好在冰芯這次賭贏了,但一賭贏,別的事都找上門,唉,什麼時候能堂堂正正拼一場。”張汝京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