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85章 揮動翅膀

    胡檬看著這一幕,感嘆道:“真不愧是做投資的,看到好苗子就不輕易放過。”

    “也不是,我沒打算投他,要是這個項目真能做起來,能做出點規模,那以後的一輪、二輪融資還有機會。”熊瀟鴿笑道,“我是感覺年輕人的想法很有新鮮感,這是做互聯網所需要的。”

    他繼續說道:“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的思維正在逐漸僵化,不像我在波士頓的那會。”

    胡檬半調侃的建議道:“那你得多和年輕人接觸接觸。”

    熊瀟鴿第三遍看了《華夏經濟時報》的報道內容,思考片刻,反過來提了個建議:“雖然今年有互聯網泡沫,可國內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我覺得你們央視可以搞個年輕人和互聯網的對話節目。”

    他琢磨了一下,說道:“也未必就是對話節目,上面號召發展經濟,可以搞個互聯網的創業節目之類的,又新潮又真的有意義。”

    胡檬思維敏銳的問道:“為什麼非要侷限在互聯網呢?可以是創業的大框架,有好的點子、好的項目就讓你來投資。要不,熊總,你直接來當嘉賓。”

    熊瀟鴿聞言倒是不排斥:“可以找兩三個老總也來當嘉賓點評,大家的想法碰一碰才有趣。”

    “創業,創業。”胡檬想了想,“得有入選和淘汰的機制,嗯,‘華夏創業人’怎麼樣?”

    熊瀟鴿樂了:“還不如叫‘贏在華夏’呢,創業要贏,華夏要贏。”

    胡檬拍板:“行,我就拿這個名字去和臺裡說。”

    “真說啊?能行嗎?”熊瀟鴿覺得有點草率。

    胡檬點頭:“八九不離十。”

    至於原因,熊瀟鴿的名字就很有價值,他在國外波士頓的時候就接待過朱總,兩年前又推動idg和科技部簽署未來7年在國內投資10億美元的備忘錄。

    一個涉及投資、經濟、創業、英才的節目簡直不要太和當前的主旋律貼合。

    胡檬腦海裡已經湧現出更多更有趣的想法了。

    她迫不及待的告辭離開,臨走還不忘把熊瀟鴿看的那份報紙一併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