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寂 作品

第五百九十五章 取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但取無妨!”

    施仲良命人把柳下惠所著的全套教材,整理了十套,一併賜送給了管牙。

    “施先生如此厚愛!吾代宋國學子向您再三拜訪!感恩之甚!”

    管牙鄭重謝過之後,把自己帶來的一份厚禮:青玉香爐,雙手呈上,算是盡了崇敬之意。

    施仲良深知“來而不往非禮也”,也就欣然笑納了。

    而這一套被管牙師傅“取經”式帶回的魯國“和聖”親自編撰的“教材”,則成了向重最為喜歡讀的書籍了!實在是,這裡面的內容,比起之前乏味、味如嚼蠟的那些個書卷,要寫得有趣的多。

    說它有趣,是因為,雖然是講究“禮”的文章,卻真的寫盡了當時的“禮”———能被列入“禮物”的東西!

    書中寫道:在春秋這個特殊的時代裡,各個國家,能被用來當作禮物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各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就比如說魯國吧,和齊國相鄰,禮物也差不多,包括桑麻、布帛、魚鹽等等,都能進“禮單”;而北方的燕國,則除了有魚鹽一樣,還有大棗和毛栗子。

    而到了趙國、代國,他們卻以俊男美女為禮,就算他們偶然並放一些精美的工藝品,那也十有八九都是假貨。

    楚國比較大,西楚以魚、鹽為禮;東楚,包括吳國、越國,除了海鹽以外,銅器也是禮器首選;淮南和江南一帶的南楚地區,就富庶得太多了!除了皮具、鮑魚、竹木器具以外,豫章更是直接以黃金為禮;長沙的錫器也進入禮單;而南邊的番禺,海貨如山:什麼珠璣、犀角、玳瑁之類的,數不勝數;熱帶水果,也是樣樣驚奇;葛布、響羅紗,更是無價之寶,貴族首選。

    而西部巴蜀地區的物產最為豐盛,從植物的梔子、姜竹木器具,到礦物的硃砂、石、銅、鐵,經蜀工巧奪天工之手,美侖美奐!

    相對這南方各地的禮單,西北方的禮單,就顯得“樸素”多了,比如說關中秦地,直接就是“上糧食”;更西的些的天水、隴西、北地和上郡,那就是:上肉!畜牲都是能自己跑著來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