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醉染 作品

越走越遠的旅客·青春 第三十八章

 

工作上一段時間的充實,讓心慢慢靜下來。工廠各職能單位調節,後勤單位分類合併,供水、汽、電、設備、生產調度部門合併成能源總公司,單位的合併各單位領導的職務有了細微的變化,人員一下子增多成為廠裡最大單位,父親穩如泰山的顫抖都沒打一下,變成了全廠除總廠領導外,管理最多員工的龍頭老大。合併後的公司員工也做了調整,原本供水公司的外線電工調整到電廠與內線一起統管,十幾號的大老爺們帶著總廠大門哨裡的氣息走進了電廠這個大院子裡。這群裡有許多不同於電廠這些大老粗,廠文工團的就有兩個。像一群突然闖進別人家的陌生人,年輕有活力,頗有些格格不入,好在時光總不負少年,和我們很快就混熟了,和電廠那些老師傅卻互看不順眼。

 

(二)

 

電廠地處861的最外圍,再往裡走就是孝坪煤礦,電廠那座橋我們都俗稱它是‘奈何橋’,轉過電廠後門的彎就到了廠裡的墓山(就是墓園,廠裡祖祖輩輩都是土葬,整整一座大山前前後後都是各家各戶的先輩們的墓房)每到清明,春節,滿山都是人和五顏六色的祭祀的清明球,炮竹聲聲此起彼伏,路上的車馬川流不息,上山路下山路,路路塵,草畔風耳畔風風風拂。身邊影,心邊影,影影蹭,人世情隔世情,情情深。每當家有老人故去,家屬所在的各單位都會派人幫忙輪流守夜,出殯的時候,有兒子的單位會出人出力負責抬喪,其他的親朋好友都會去送葬,廠裡有鬧棺的風俗,喪葬隊伍每到一個路口,抬喪的都會互相推搡著鬧一鬧,意在這人生的盡頭你還是得選擇走那條路,每當這個時候,家屬們都會跪拜,和哭喪,以求得亡者和家宅的安寧順遂。每到一個橋會加大折騰的力度,電廠門口的這座橋就是通往墓山的最後一座橋,也是最大的一座,走過這座橋走過電廠大院的大鐵門,就代表著真正陰陽兩隔了,在這座橋上鬧棺的時間是最長的,如果是夫妻的話,做為家屬,送過這座橋,就意味著給亡者許下了一個承諾,自此後,終身都不會再嫁(或再娶),要是不送過橋,就嫁娶隨意,也沒人能說三道四。因此電廠的這座橋就默許為廠里人俗稱的‘奈何橋’。從這座橋往電廠的圍牆邊往下繼續走,是一片平房的家屬區,工農村,再往下就是廠運輸處大院,運輸處再往下就是農村,就在靠近運輸處的那個村子邊的山腳,有一道山深處的地下涼水,因著涼水而取名的水井,就喊涼水井。每到夏日炎炎,附近的人會在烈日下跑到這來喝井裡涼水,在出涼水的山洞裡乘涼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