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狂想曲 作品

第37章 一年之後

 再點開信徒的選項,目前有287個狂熱信徒,900個普通信徒,狂熱信徒在日益增多。

 “等會?這是什麼時候冒出來的?”

 白越忽然看見沙盤居然又多了一個叫做地圖的選項。

 選中後,沙盤上的投影視角迅速變化,變成了從上往下的視角。

 “這個功能好像沒什麼用啊。”

 白越看著投影,難不成這個地圖功能就是變小觀看的視角?

 將地圖縮小視野放大,白越發現了區別。

 原本投影的範圍是以營地和信徒為準,可以營地周圍百米、信徒周圍十米的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後,通過投影雖能看得見遠處的景象,但視野是挪不過去的。

 而現在只要是信徒曾經到過的地方就能查看,未到過的地方就是一片模糊,就像是玩遊戲開拓地圖一般。

 功能是弄清楚了,可地圖功能為何會出現卻不知道。

 “在時間加速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嗎?”

 白越仔細回想,包括之前一次多出的自動賜物和回溯功能,就像是達成了某種條件後才多出來的。

 是人口變多?還是信徒數量變多?或者是其它無法準確衡量的因素?

 部落的人口只多了幾十個,且上次增加功能時,人口的變化更小,所以不太像。

 信徒的數量早就沒有多大變化了,因為新出生的嬰兒還沒法成為信徒。

 等會,信徒的數量沒什麼改變,但其中的狂熱信徒是在增加的。

 白越記得,在加速時間前,狂熱信徒不到兩百,現在已經將近三百了,而擁有回溯功能時信徒數量似乎也是從不到一百變成一百多個。

 “每多一百個狂熱信徒沙盤就會解鎖一項新功能嗎?”

 離三百個狂熱信徒還差十多個,白越繼續加速時間,每加速一天就看看狂熱信徒的數量變化。

 當投影世界中寒冬結束,野人們生活開始恢復正常時,狂熱信徒的數量剛好來到300個。

 白越立即檢查沙盤的功能,果然在賜物的功能選項描述中發現了變化。

 以前賜物時只能在野人們祈禱時賜下物品,且物品出現的位置是放置祭品的位置,然而現在賜物功能的描述中,是可以選擇讓賜下的物品出現在任意位置。

 當然限制也有,只能是營地百米範圍內或者信徒十米範圍內,和投影範圍是一樣的。

 功能的變化不大,不過白越終於是弄清楚了沙盤會多出功能的原因。

 注意力轉回投影世界,白越繼續加速時間,讓阿木完成剩下的祭品製作,預計還需大半年才能將所有祭品完成。

 伴隨時間一天天過去,白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寒冬時被新選中強化的幾個野人,他們在部落裡的地位明顯變高了,不僅被大巫安排了各自負責帶領一群人幹活,就連分配到手的食物也多了野獸肉、野果、鳥蛋之類。

 如今部落不缺食物,可獵物每天已經獵不到多少了,養的鑽地獸和鹿還遠未到可以宰殺的時候,所以只有少數人能分到野獸肉,這幾人顯然已成為少數人中的一部分了。

 在原始社會,一般的發展路程應是從一個個小部落開始,隨著各種武器工具的出現,部落開始擴張,人口開始增多。

 不同部落間會因擴張而互相加深接觸,他們之間要麼進行聯合,要麼為了爭奪資源彼此攻伐,無論做出什麼選擇,最後肯定會形成一個更大的部落。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原本的部落式管理漸漸不再適用,不同人之間的地位差異越來越明顯,慢慢的就出現了貴族、平民、奴隸等幾個階層,再經過幾百上千年的發展,國家便會出現。

 而投影世界的野人們,經過白越的干涉,無疑中加速了這個進度,並且由於白越這個在野人們眼中視為神靈的存在,他們必然會走上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在加速了一年多時間後,小鎮模型的祭品總算是完成了,白越收取了阿木的獻祭,並且賜下食物犒勞他們。

 模型白越自然不會一股腦全拿出去,否則羅夢見自己一個晚上就能做出這麼多模型,不懷疑是不可能的。

 把模型收好後,白越再次回到沙盤邊。

 ......

 “阿木,神靈有降下新的啟示嗎?”

 擺放著祭品的房間內,同伴們看向走進來的阿木。

 “沒有。”阿木搖頭。

 過去的一年中,神靈幾乎從不間斷的降下啟示,讓阿木等人制作各式各樣的祭品,其中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房屋了。

 而在做了這麼多房屋後,阿木現在一閉眼腦子裡都是各種房子。

 阿木看著大家,“今天我們去造一座房子。”

 “啊?又是房子?”

 顯然,同伴們想到做了一年多的各種房子,已經有些後怕了。

 “這次不是製作祭品,而是造真正的、能夠住人的房子。”

 有人問:“我們不是有神靈賜下的房屋住嗎,為什麼還要造?”

 在中間的空地四周,神靈賜下了一共十六座房屋,供他們居住。

 阿木:“現在一個房間都住了七、八人,最多的甚至住了十幾人,而且你們想想,部落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到時那麼多人擠在一個房間裡,床上都睡不下,所以我們才需要造更多的房屋給大家住。”

 “那為什麼不向神靈祈禱,賜下房屋給我們呢?”

 阿木則說道:“房屋我們能造就可以自己造,而不是一有事就麻煩神靈,否則可能會讓神靈不高興。”

 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便開始跟著阿木造房子。

 地點阿木已經選好了,就在空地外面一圈,大巫也同意了。

 決定開工後,先找到了伐木隊的阿土,讓他們幫忙砍了十幾棵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樹,再砍斷成三四人高的長度。

 阿木覺得還是先造一層的房屋,等多造幾個熟練後再去造二層乃至三層的,若是一上來就造兩、三層房屋,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木頭運回來後,阿木指揮人手將其立起放入一排挖好的幾個坑中。

 以前神靈賜下房子時,就是讓大家挖了一個大坑,然後房子就坐落在坑中。

 起初阿木還不知道原因,現在他知道了,房子留一部分在土裡時,遇到大風天會更加穩固。

 木頭立起來後,花了數天時間在野外找更多合適的樹砍了運回來,或鋸成木板鋪在地上,或架在頂上。

 鋪在地上的木板不需要太講究,平整、沒有尖刺便足夠,而架在頂上的木板,必須儘量保證沒有縫隙,就算有也要想辦法堵住才行,否則一到下雨天房頂就會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