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獨行 作品

72

 宋欽宗一方面將李綱復職,一方面詔書催促軍隊鎮壓。种師道乘車趕來,群眾掀開車簾看見了,說:“果然是我的種大人。”一齊致敬後散去。

 金人見李綱復職,也不敢孤軍持久深入,得到宋朝正式割地承諾並得到肅王做人質後,退兵而去。种師道再申前議,勸宋欽宗乘金兵渡黃河時襲擊,宋欽宗不從,种師道說:“他日必為國患。”宋欽宗隨即將种師道罷免為中太一宮使,幽禁起來。然而士民對屈辱和約感到憤怒,李綱叫宋軍以護送名義追擊,大臣扣押前來索要金幣的金國使者,甚至用蠟丸信聯絡遼國舊臣耶律餘睹,要他叛金復遼。金兵於是圍攻太原,宋欽宗見戰事又起,也感到和約不可靠,於是又傾向主戰。主戰派御史中丞許翰拜見宋欽宗,認為不宜解除种師道兵權,宋欽宗說:“种師道老了,難用,我讓你見見他吧。”讓許翰與种師道在殿門外相見。种師道沉默不語,許翰說:“國家有急,皇上下詔允許我諮詢您,您不要因為我是書生的緣故就不肯談。”种師道才說:“我眾敵寡,只要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敵糧道不通,坐以持久,敵人可破。”許翰感嘆其言,上奏說种師道智慮未衰,尚可用。宋欽宗於是加封种師道檢校少師,進封太尉,換節鎮洮軍,擔任河北、河東宣撫使,屯兵滑州。其實宋欽宗並沒給种師道一兵一卒。

 种師道請求集中關、河兵力在滄州、衛州、孟州、滑州修築防線,以防金兵再至。然而主戰派先主張窮追東路撤退金兵,又主張反擊西路圍困太原的金兵,主和派更是不問軍事,朝廷議論認為大敵剛退,不宜興師動眾修防禦來示弱。朝廷聽信假情報逼宋軍速戰,援救太原的种師中戰死、姚古戰敗,朝廷震悚,召回种師道,派李綱前去。李綱聲稱不懂軍事,請求退休不願去,但宋欽宗一定要李綱去,否則就是抗命。李綱和士民都認為這是借刀殺人的手段,因此主和派極力推薦李綱去,好找機會除去李綱。

 援救太原的宋軍照樣受朝廷遙控,屢屢失利後,宋欽宗換掉李綱,由种師道接任。种師道在河陽遇到金國使者王汭,察言觀色判斷金兵一定會大舉南下,立即上疏請求皇帝臨幸長安躲避敵鋒。大臣認為這是怕,宋欽宗又召回种師道。因為戰事屢敗,宋欽宗又用起主和派。太原最終淪陷,兩路金兵大舉南下,宋欽宗決心議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軍不許勤王,專心專意罷戰講和,李綱被貶出京城。种師道悲憤交加,到京後已經病得無法入見,沒有幾日就去世了。

 兩路金軍會師,士氣如虹,銳不可當。在得知李綱已被貶出京城,宋朝的防線已然崩潰後,金軍將領們紛紛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完顏宗弼興奮地說道:“看來,宋朝的末日已然不遠。我們數日之內,便能踏破東京城,活捉那兩位皇帝。”

 完顏宗望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宋朝的腐朽已深入骨髓,李綱雖是一代名將,但獨木難支,終究無法挽回頹勢。”

 兩軍會師後,金軍迅速向東京城發起進攻。城內的宋軍雖奮力抵抗,但已是強弩之末,無力迴天。

 完顏宗弼站在城頭,望著城內混亂的景象,冷笑道:“這東京城,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我們只需稍作休整,便可直取皇宮。”

 完顏宗望點頭稱是,隨即下令全軍休整,準備進攻皇宮。

 數日後,金軍兵臨皇宮,宋徽宗和宋欽宗被迫出城投降。金軍將領們看著兩位宋朝皇帝的狼狽模樣,心中不禁升起一股得意之情。

 宋徽宗顫抖著聲音說:“我乃宋朝天子,你們不得無禮。”

 完顏宗弼輕蔑一笑:“天子?現在你們已經是我們的俘虜了。說吧,你們打算如何向我們投降?”

 宋欽宗急忙接口道:“我們願意獻上所有的金銀財寶,只求你們能放過我們的性命。”

 完顏宗望搖了搖頭:“金銀財寶,我們自然是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你們必須承認自己的失敗,向我們俯首稱臣。”

 宋徽宗和宋欽宗面面相覷,最終無奈地低下了頭。

 完顏宗望看著兩位皇帝屈服的模樣,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感慨:“這宋朝的天下,竟然如此輕易就被我們奪得了。可見,一個國家的興衰,並不取決於它的皇帝有多麼英明,而是取決於它的制度是否健全,人民是否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