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漁火 作品

第一天 第08章 艾炷灸瘡

 七月入伏以來,天氣悶熱而潮溼,廚房暖氣、自來水管,掛滿大粒大粒水珠。

 遠處傳來低沉隆隆聲,天空偶爾出現一道道閃電,預示著一場夏季暴風雨即將來臨。

 手機上天氣預報小雨,但下一場毫無預見大暴雨,也是可能的。

 北方夏季太陽直射,空氣和地面均被加熱,而到午後,太陽直射減弱,地面溫度下降很快,造成空氣溫度由下到上的升降,地面導熱快,空氣導熱慢。於是在近地面形成冷鋒,將高空的空氣抬升,冷溼熱空氣對流,就會產生暴雨。

 入伏以來,天氣晴朗、氣溫持續升高、造成氣壓低,這種情形給大暴雨創造了極佳條件。

 這場暴雨自東向西,也許來自北太平洋韃靼海峽的上空,也許來自鄂霍次克海、也許來自日本海上空的冷氣團進入,再和來自小興安嶺的暖溼氣團相遇形成鋒面雨,從而產生短時間暴雨,這場暴雨下在三江平原大地上。

 濃厚的黑雲從遠處奔來,沉悶的雷聲,彷彿是個大鐵球,貼在地面上隆隆滾過。

 七妹和柳青泥同時心想,我們來的真及時,避免路上遇見大雨,現在能在屋裡吃著飯菜,喝著啤酒,真是幸福。

 一場罕見特大暴雨,如約而至。

 傾盆大雨說來就來,噼裡啪啦敲打著房頂上的彩鋼瓦,彈奏著交響樂,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小江屯吃飯不止這幾人,碧波潭周邊,有不少開車來此釣魚愛好者,也有來這裡野遊消遣,家庭聚餐,點幾盤農家菜,過一個愜意週末,彼此的朋友、同學和家人。

 白牆紅瓦四間主房的西側,有一溜簡易板房,這七八間板房就是對外營業餐廳,也是臨時休息地方,鍋、碗、瓢、盆、桌、椅、板凳一應俱全。

 板房外有一口鐵井用來取生活用水,水籠頭下接水的是維大羅(俄羅斯語,係一種東北常見上面開口大,下面略小的白鐵皮水桶)。

 這個漁點,儘管只有幾戶人家,卻被釣魚愛好者親切稱作“小江屯”。

 漁民蔣老伯、雷大膽此時正在大院偏房忙著做飯、炒菜,招待那些釣魚愛好者。

 得莫利燉魚是道美食,通常是用一條鯉魚,有時也用胖頭魚做。

 配料:大豆腐1塊,寬粉條3~4兩,白菜3兩,香菜小把。

 調料:幹辣椒,蔥,姜,料酒,醬油,花椒,鹽,味精少許。

 將魚收拾好,在魚身上的兩面切上十字形花刀,啟鍋燒油略煎一下取出。

 發好的粉條切成15公分長,蔥、姜切絲,幹辣椒切成一公分,香菜切3公分。

 將豆油燒熱後,油溫控制在360度至400度為宜,油溫不宜過高,油溫過高,會使豆油味道變質。

 花椒、蔥、姜下鍋暴出香味,再放入幹辣椒,添入鮮湯,沒過魚,料酒、鹽、北大荒牌醬油,有時也放入北大嶺牌大醬,用小火燉10分鐘左右。

 將豆腐切成1公分厚的片放入大馬勺內,放入寬粉條,白菜用小火燉10分鐘左右。

 將燉好的魚連湯帶菜裝在湯碗,撤上香菜即好,湯鮮味美,口味鮮鹹微辣。

 這是東北最富有特色一道美食,雖然程序一樣,一人做是一人的味道,一個廚師是一個廚師的風味。

 鯰魚燉茄子,魚肉鮮嫩,茄子酥爛,湯鮮味美。

 亂燉魚、蘿蔔絲氽鯽魚、乾燒魚、澆汁魚、醋椒魚、豆腐燒鯉魚、蔥油魚、油浸魚……很多種,其實常做的魚,就是亂燉魚,聽名字就能理解。

 亂燉魚,隨心所欲做,有豆腐放豆腐,沒豆腐放寬粉條,沒有粉條就幹燉魚,做法上沒那麼多說法。

 此時此刻,蔣老伯和雷大膽兩人身份不是漁民,而是變身飯店大廚,大廚手藝不遜於飯店廚師,拿手絕活就是東北菜,尤其燉魚一絕,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大老遠跑這度假野遊,其實許多人聽說這燉江魚味道鮮美,都是來跑這來嚐鮮。

 每位釣魚愛好者在小江屯(交一百元,可勁釣一天,無論釣多少魚,都歸本人,午餐隨行就市,有時低至50元-30元。

 想在小江屯吃上自己喜歡的美味佳餚,需額外加錢點餐,不過要是燉盤自己釣上的魚吃,免費加工。

 蜿蜒河裡魚,被稱作北江魚,就是黑龍江江魚,黑龍江是世界上少數幾條沒有被汙染的大江大河,如果說南江魚,通常指松花江魚,前幾年沒法品嚐,有股柴油味,魚賣不出去,這幾年河流上下游環保治理好多了。

 蜿蜒河裡胖頭魚、鯽魚、柳根子、河蝦、老頭魚、鯉魚老鼻子,能不能釣上,釣多少,憑本事。

 據說龍海釣魚大王,任伯民一天釣魚上百斤,除自己吃,魚拿到市場上出售給魚販子,是一筆可觀收入,賣不出去送親朋好友也是順水人情。

 雷大膽和雷老母慢慢發現,辛辛苦苦打魚都不及收釣魚錢,來的痛快,前提是河裡有魚,有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