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發

 不是君九凝故意吹牛,而是她猜測楚國與趙國的這一次邊境之爭,不論如何,楚國到最後還是能贏的。

 怎麼說楚國也是七國中實力僅次於梁國的大國,若是趙國經此一役勝了楚國,那麼七國的勢力定得重新洗牌,到時候紛爭不斷,對於原文的劇情而言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君九凝憑藉自己的推斷給文帝畫了大餅,也是不願給自己留退路。這一戰,不管初衷是什麼,她都絕不能輸。

 文帝聽著君九凝這志在必得的語氣,又是欣慰又是疑慮。

 自己女兒信心滿滿是好事,但是她是不是把兩國之間的戰爭想得太過簡單了?

 但文帝想,不管怎麼說,只要君九凝有這份必勝的信念撐著,有這份對楚國軍隊的信心傲氣在,至少穩定軍心不在話下。

 當初寧王能在軍中闖出自己的一番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於此道有過人的天賦,他狂妄而肆無忌憚的性格,也是他在作戰時能震懾對手的原因之一。

 而君九凝的性格雖然和他有些相似,卻也並不是完全相似。

 君九凝之前被文帝寵溺得非常跋扈,天不怕地不怕,說話做事全憑喜好,而不過腦子。一度讓他非常頭疼。

 文帝想但是現在她的性格已然改了。從君九凝偷跑去梁國請空靈,還有抓到給雲貴妃下毒宮女的這兩件事中,文帝看到了君九凝懂取捨,會思考,做事果斷的長處。

 算得上是有勇有謀,卻不莽撞。

 何不讓她試試呢?這也是給君九凝的一個考驗。

 皇位這個擔子遲早要落到君清漓手上,但君清漓身子太弱,又沒有別的兄弟幫襯,將來未必能撐得起楚國。若是君九凝能成為第二個如寧王一般的人物,他也能放心許多。

 君九凝不知道文帝已經想到了很遠以後的事情,她作為一個炮灰,做這麼多隻是想改變命運——在這裡活下去而已。

 軍隊開拔了。

 君九凝翻身上了高頭大馬,堅硬冰涼的馬鞍坐起來並不舒服,但她卻毫不在意,只朝著文帝揮揮手,笑著道:“父皇,兒臣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