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八章 山海經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漆吳山,山中沒有花草樹木,多出產可以用作棋子的博石,不產玉石。這座山位於東海之濱,在山上遠望是片丘陵,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陽停歇之處。

 總計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從櫃山起到漆吳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經七千二百里。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龍的身子鳥的頭。祭祀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南方第三列山系的頭一座山,是座天虞山,山下到處是水,人不能上去。

 從天虞山往東五百里,是座禱過山,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犀、兕,還有很多大象。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金烏卻是白色的腦袋,長著三隻腳,人一樣的臉,名稱是瞿如,它的鳴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泿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種虎蛟,形狀像普通魚的身子卻拖著一條蛇的尾巴,腦袋如同鴛鴦鳥的頭,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癰腫疾病,還可以治癒痔瘡。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丹穴山,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丹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普通的雞,全身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稱是鳳凰,頭上的花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花紋是“羲”字的形狀,背部的花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花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花紋是“信”字的形狀。這種叫做鳳凰的鳥,吃喝很自然從容,常常是自個兒邊唱邊舞,一出現天下就會太平。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發爽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有很多白色的猿猴。泛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渤海。

 再往東四百里,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處的南面有一峽谷,叫做育遺,生長著許多奇怪的鳥,南風就是從這裡吹出來的。

 再往東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頂部。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沒有水,山下到處是蝮蟲。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陽夾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流水。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灌湘山,山上到處是樹木,但沒有花草;山中有許多奇怪的禽鳥,卻沒有野獸。

 再往東五百里,是座雞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山下盛產丹雘。黑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種魚,形狀像鯽魚卻長著豬毛,發出聲音如同小豬叫,它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再往東四百里,是座令丘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野火。山的南邊有一峽谷,叫做中谷,東北風就是從這裡吹出來的。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貓頭鷹,卻長著一副人臉和四隻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稱是顒,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而天下就會大旱。

 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是座侖者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青雘。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一般的構樹卻是紅色的紋理,枝幹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飢餓,還可以解除憂愁,名稱是白苒果,可以用它把玉石染得鮮紅。

 再往東五百八十里,是座禺稿山,山中有很多奇怪的野獸,還有很多大蛇。

 再往東五百八十里,是座南禺山,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流水。山中有一個洞穴,水在春天就流入洞穴,在夏天便流出洞穴,在冬天則閉塞不通。佐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大海,佐水流經的地方有鳳凰和鵷雛棲息.

 總計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從天虞山起到南禺山止,一共十四座山,途經六千五百三十里。諸山山神都是龍的身子人的臉面。祭祀山神全部是用一條白色的狗作供品祈禱,祀神的米用稻米。

 以上是南方經歷之山的記錄,大大小小總共四十座,一萬六千三百八十里。

 西山經,西方第一列山系華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錢來山,山上有許多松樹,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著馬的尾巴,名稱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護理治療乾裂的皮膚。

 從錢來山往西四十五里,是座松果山。濩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北流入渭水,其中多產銅。山中有一種禽鳥,名稱是渠,形狀像一般的野雞,黑色的身子和紅色的爪子,可以用來治療皮膚幹皺。

 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太華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現四方形,高五千仞,寬十里,禽鳥野獸無法棲身。山中有一種蛇,名稱是肥遺,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一出現就會天下大旱。

 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華山,山上的樹木大多是牡荊樹和枸杞樹,山中的野獸大多是牛,山北陰面盛產磬石,山南陽面盛產琈玉。山中有許多赤鷩鳥,飼養它就可以闢火。山中還有一種叫做萆荔的草,形狀像烏韭,但生長在石頭上面,也攀緣樹木而生長,人吃了它就能治癒心痛病。

 再往西八十里,是座符禺山,山南陽面盛產銅,山北陰面盛產鐵。山上有一種樹木,名稱是文莖,結的果實像棗子,可以用來治療耳聾。山中生長的草大多是條草,形狀與葵菜相似,但開的是紅色花朵而結的是黃色果實,果實的樣子像嬰兒的舌頭,吃了它就可使人不迷惑。符禺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獸大多是蔥聾,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有紅色的鬣毛。山中的禽鳥大多是紅鳥,形狀像一般的翠鳥卻是紅色的嘴巴,飼養它可以闢火。

 牆上刻著山經,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

 海經、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海內經,刻得太多,就不一一細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