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57sL76 作品

第44章 不留情面

 劉奎的臉一下變得煞白,額頭冷汗淋漓:“這……這……”

 葉鴻駒這麼撒謊恐嚇大舅,不是他不厚道,也不是因為舅媽不喜歡他家而故意使壞,而是他真的知道這條生產線不可能落戶大舅所在的南沅縣電子廠。

 劉奎兩口子可以說是外公一家和葉鴻駒一家以及他們的親戚中最有出息的人。直到他們退休、葉鴻駒離婚並自己創辦的公司成功後,這種情況才改變。

 所以,即使舅媽不待見自家,葉鴻駒一家對大舅兩口子的事情還是知道不少。

 他知道,大舅劉奎現在之所以這麼在乎這條生產線,是因為他就是靠這條生產線而升職的:廠領導看他技術好,將他從車間主任提起來,就是希望他在生產線落戶進來後帶領工人把這條生產線安裝調試好,儘快讓生產線生產出合格電視機。

 知識分子出身的他很傲嬌,覺得工廠如果沒有這條生產線,他當副廠長就名不正言不順。

 前世,大舅劉奎可以說成也生產線,敗也生產線。

 為縣電子廠爭取生產線並非劉奎等廠領導異想天開,而是這條生產線一年前就由上級決定了給他們廠,只是老行署領導退居二線後,新的行署領導上任,於三個月前改變了決定。

 劉奎等人四處活動,只是想將本來屬於他們的要回來。

 事情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這條黑白電視機生產線是捷克斯洛伐克某家工廠淘汰後引進湘南省的。省內想要這條生產線的單位很多。是益琅地區一位老領導力排眾議,千辛萬苦說服了很多人,這才從省裡獲得支持,決定將它放到南沅縣電子廠。

 這位老領導是一位南下幹部,從軍隊出來就領導一幫農民,從零開始,白手起家,建起了這家電子廠,傾注了無數的精力和心血,終於讓它一天天成長壯大。

 當時這家工廠生產的紅雁牌收音機暢銷省內外,電子廠也成了南沅縣的龍頭企業。

 可是,這位領導升職調走之後,這家電子廠就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這位老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次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這家工廠攬過不少業務,無私地幫助過很多次。

 但電子廠依然毫無起色,收音機的銷路一天天萎縮,現在工廠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了。

 得知省裡引進電視機生產線,這位老領導大喜過望,認為電子廠翻身的機會來了。

 通過他的努力,縣電子廠獲得了這個大禮包。

 全廠上下所有資格都歡欣鼓舞,都翹首等待生產線運進國內。

 可隨著這名領導退居二線,調離益琅地區後,新的地區行署領導很快發現這條電視機生產線根本不適合放在南沅縣電子廠,認為它落戶電子廠不但不能幫助電子廠走出困境,反而會讓它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這個包袱甚至會拖累整個南沅縣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