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呆毛 作品

第143章 這是文明的勝利

 “在教育方面,我真的害怕自己教育不好子女而害了他們,我連自己都沒有活明白,就更別說教育子女怎麼活了。” 

 “結婚方面,就我現在的狀態,除了扛槍打仗會點賭術外,什麼都沒有,要錢沒錢要房沒房,房子都是老闆看我沒好地方住,專門買給我的,我口袋裡總共就三十克黃金,就只夠養自己。” 

 “大部分時候,我覺得自己好自卑,真結婚了誰也活不好。” 

 周龍不禁笑道:“這可比那些管不住下半身,和動物一樣打著自由名義到處播種的強多了。” 

 “你這種想法,是雨之城和霧之城千百年來,矛盾不斷消耗中,為了反抗矛盾的產物。” 

 “從歷史和現如今的情況來看,人類始終是在進步的,這不是肉體和生產關係上的進步,這是文明上的進步。” 

 “文明是社會性的,人從生物本質上講則是動物性,雙方本質其實是矛盾的,文明在演變過程中,一直在壓制動物性,改造動物性。” 

 “在自然界還存在的時期,以哺乳動物為例子,它們孕育子女的原因,是春天來了基因驅使讓它們在這個適宜的階段發情,發情交配後百分百會孕育後代。” 

 “動物屈服於基因深處的性慾,人類則在演化過程中形成文明,以文明為核心的精神意志,一直在對抗春天的發情期,對抗基因本身。” 

 “在古代那個生產力不足的時代,有易子而食的說法,意思就是饑荒年代大人之間因為於心不忍,所以交換子女吃掉別人家的子女,自己的子女則被別人吃掉。” 

 “我想,在更古早的時期,也就是大陸還存在,沒有文明的原始人類只能依靠原始物質獲取食物的時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大概率會吃掉孩子,小概率會等孩子餓死後再吃。” 

 “在自然界,有很多哺乳動物餓急後會吃掉幼崽保命,這就是自然界的動物性。” 

 “為什麼會產生易子而食的事,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動物性的說法,而非社會性的說法。在我看來真正具有社會性的人,不會幹出易子而食的事,在文明的力量下,他們的精神意志會反抗來自基因的本能,讓他們剁掉自己的手和腳,餵給孩子來讓孩子們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