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牧之的張麻子 作品

第7章 院中談話

 畫室後面連著一個小院子,用一扇小門分割起來。這個小院就是導師居住的地方,這個小院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自清朝就建造完成了。不光是這個小院,其實整個山河大學都是那時建立的,很多建築一直保留到現在,甚至還有明朝就存在的建築。 

 不過清朝時山河大學叫濟世同文館,是一些文人志士創建的,那時候為了抵抗西方霸權的侵略,很多有志之士創建了很多學校,濟世同文館就是其中之一。 

 山河大學一部分古建築屬於觀賞景點,是不允許私用的,還有一些是個人建築留在各個專業的,就像導師這個小院,以前就是中國畫專業前輩的私產,後來留給中國畫專業的,當然以前不叫這個專業名。 

 所以這樣的建築屬於各個專業的文化傳承建築,其使用權也屬於各個專業,不過像她老師這樣住在裡面的,應該就老師一個人。 

 小院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名字,也不是很壯觀以及不具有一些歷史意義,對比學校中其它重要的歷史遺留,這個小院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取一個雅稱。 

 這小屋是不如現代建築住的舒服,雖然以前統一改造過,有了基礎的生活設施,可也只是小改動,房間還是陳舊,還有些陰冷。 

 這個小院已經住過不少人了,不過導師算居住時間長的了,很多老師受不了這裡枯寂的生活,只有老師怡然自樂,這才像一個國畫大師擁有的心境。 

 彭家輝站在小院門前,敲了敲門,沒有出聲。導師警告過只需要敲一下門就行,不用出聲喊,吵。 

 不一會,這扇古老的門就被導師從裡面打開,還沒等導師開口,彭家輝和徐可瑩就恭敬的問候。 

 “導師,我把許師妹帶來了。” 

 “老師,我來看你了,順便報到。”徐可瑩和清照老師關係挺好的,這大學四年她最熟悉的老師就是清照老師,她也來過很多次,很少有同學有她這樣的待遇。 

 清照欣然一笑,開口說道:“行,都進來吧。”說完她就轉身走進小院。 

 徐可瑩倆人也跟著導師進入小院,小院徐可瑩以前來過不少次,小院左邊是一片小竹林,右邊是三棵桃樹,都是中國畫中典型的模板。 

 雖是八月天,可竹林中還是有很多落葉,看起來很多都像過去沒有清理的落葉,都已經枯朽了,當然也有零散飄落的綠葉,應該是不受風力脫落的。 

 八月的桃樹就遠不如四月的桃花樹,沒了桃花的映襯,只餘一抹綠色,是遮蓋不住桃樹軀幹本身的斑駁,疙疙瘩瘩的桃樹身看起來很讓人失望,沒有一點桃花的華美。 

 導師一般都會在屋簷下,安排一矮桌,兩三小凳,喝著茶悠閒坐一天。 

 導師空閒時就會如此,手機什麼的也不玩,除了導師徐可瑩幾乎沒見過有誰這麼耐得住寂寞。 

 清照先一步坐下,然後對身後的學生說:“都來坐吧,自己倒茶。” 

 矮桌上有一個小的電熱爐,上面放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玻璃壺,電熱爐邊上放著幾個同樣材質的茶杯。 

 徐可瑩第一次見清照老師的時候,就是這一套茶具,她見過有人送過老師好的紫砂壺,不過老師拒絕了,老師不喜歡這些人情世故。 

 而且按照清照老師的能力,想要一套奢侈的茶具很簡單,只是老師一直不在意這些,喝茶只是她隨意為之。 

 彭家輝沒有要師妹動手,而是先一步拿起壺倒了兩杯茶,一杯遞給師妹。 

 “謝謝師哥。”徐可瑩小聲謝道。 

 清照看到,也沒有在意,而是說道:“家輝,以後你和你師妹一起喊師父吧,聽到了嗎?可瑩。”她先對著彭家輝說道,然後問徐可瑩。後面對徐可瑩說話時明顯溫柔了一些。 

 師承什麼的,她並不在意,都已經是新時代了,只是後來她想找學生把自己師父傳的事物傳下去的時候,她發現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學生。 

 雖然她只是為了完成師父的要求,也沒有厚重的使命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去找學生,可她始終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那個年代改革開放,每一個人都很浮躁,她看不到一個認真學國畫的心,就算有也是天分不足,後來她搬到學校之後,也沒有心思去找了。 

 所幸她還是遇到了兩個合適的,師父的任務她還是要完成的,師父對她的恩情她能還一點是一點,畢竟現在他老人家就她一個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