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孟家沒有族人在京城不用照拂,孟庭義的官做的也夠大,不用打點上峰,人情來往方面,孟家是能夠持平的,這兩樣開銷算是省了。

 這麼一通算下來,孟府一年真能剩下千八百兩算不錯的,略花得多一些,那就是年光。當然孟府還是有銀子的。這得益於孟庭義的妻子胡老太太持家有道。

 孟庭義外放六年在湖州當官,那裡是魚米之鄉,那會兒孟家孩子小,開銷也小,很是攢了不少家底兒,胡老太太就在湖州買下不少不動產,田有五百畝,莊子六個。這些一年出息少說也有三四千銀子,孟家每年都能將這個錢攢下。

 孟蝶盯著冊子上的字,眉頭越皺越深,八千兩,孟家當然拿得起,可事情不是這麼算的,她下面還有嫡親的妹妹堂妹,她們也都是孟家女,她們出嫁的時候,祖父給多少嫁妝?

 若是都按照她的規格給,孟家絕對會破產,若是不按照她的規格給,妹妹們怎麼想?另外幾房的叔叔嬸孃們怎麼想?

 家庭不和,大抵是因為不患寡而患不均,偏心從來就是亂家的根本。

 盯著八千兩銀子的記錄,孟蝶還是想不通:“範嬤嬤,怎麼這麼多壓箱銀子?爹和娘也同意了?”

 “二奶奶,這壓箱銀子其中三千是太太給的。太太說,姑娘自己一人在京城,多些銀子傍身才好。”

 孟蝶心口頓時堵得不行。她父母成婚的時候,祖父官位不高,沈氏自然也不是什麼高門大戶的出身,出身一般嫁妝自然也不會太豐厚,壓箱銀子只有五百兩。

 三千兩,這最少是沈氏嫁妝加私房的一半兒了,甚至可能更多:“就算要貼補我,這給的也太多了。”

 “這裡也有老太太的意思,太太隱晦的說,老太太給了她不少補貼。”

 孟蝶的鼻子越發的酸,明明是自己一意孤行嫁入侯府,結果全家人都認為對不起她,可著勁兒的貼補。手中的冊子在這一刻彷如重於千斤。

 “姑娘,後面還有呢。”

 還有?孟蝶翻過嫁妝銀子那一頁,發現後面確實還有一頁,最後一頁是一個莊子和一個鋪子:“這胭脂鋪子是祖母當年的陪嫁,怎麼也給了我?還有這莊子,這可是京郊的莊子,雖說小了點兒又多是山地,賣三四千銀子總是有的,祖父他們到甘州,處處都要花錢,怎麼……”

 “二奶奶。”範嬤嬤蹲下身:“商量嫁妝的時候,不獨老太爺老太太和我們這一房,幾位老爺太太都在的,大家都知道您一個人在京城不容易,都想讓您多些銀子傍身。三太太還說,就應該這麼些,將來幾位少爺進京科考,還要來投奔您這位長姐呢。”

 “二奶奶,您別哭啊,長輩們都關心您呢。”

 孟蝶捧著輕飄飄的嫁妝單子眼淚吧嗒吧嗒往下落,三嬸子家的長子今年才八歲,他考科舉得什麼年月?三嬸子這般說,不過是為了安她父母的心,也是安她的心。

 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場,孟蝶卻覺得她的心境更開闊了,她有這樣的家人,無論她怎麼活都能活得恣意瀟灑笑口常開,她不會讓家人為她擔心的。

 孟蝶問:“什麼時辰了?”

 “申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