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刀 作品

第183章 雙河鄉的賠錢買賣

張華趕緊說道:“胡縣長您客氣了,網絡上的那些都是記者們在有意抬舉我的,您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在誇大宣傳。”

胡縣長哈哈笑著,一隻手拍了拍的張華的手背:“不用謙虛,他們就是誇大也是建立在有一定事實基礎上的,沒有一點事實基礎,他們想誇大也誇大不了。”

張華一隻手向站在身旁的鄭山江讓了一下說道:“胡縣長,這是我們的代理鄉長鄭山江同志,昨天組織部才送過來的。”

胡長風與鄭山江握手,說道:“鄭鄉長,我剛來,對你們還不熟悉,前天下午與陳書記碰頭商量人事調整的時候,我投的是棄權票。

因為我剛來,對於縣委的這次人事突擊調整,我是既不支持,又不會反對。

我呢,喜歡務實的人,像張華同志這樣的我很喜歡,不但我喜歡,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也都非常喜歡。

剛剛過去的一年,張華同志帶領的雙河取得的成績震驚了很多領導,如今,張華同志肩有重任,希望鄭鄉長不但要接過張華的接力棒繼續飛速奔跑,還要確保雙河今年的經濟增長不落後與去年。

不然我這一關你是不好過的。”

鄭山江連忙臉上堆滿了笑容,語氣誠懇地說道:“胡縣長您好!我深知自己在工作能力方面與張書記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但是,我堅信勤能補拙,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像那隻笨鳥一樣提前起飛。

我將全力以赴確保張書記以及各位班子成員共同制定的發展戰略得以全面貫徹執行。

同時,我也會緊緊抓住張書記所帶來的良好機遇,乘勢而上,繼續勇往直前。

在此,我鄭重向您承諾,決不辜負縣領導對我的殷切期望,更不會讓張書記和其他班子成員失望!”

胡縣長說道:“嗯,不錯,但我不是喜歡聽好話、聽表態的,我只看結果。”

張華心頭一涼:“真應了梁縣長的話了,這貨真不好相處,哪有一見面就這麼白蘿蔔就酒——嘎嘣脆的,這就是個二貨啊。”

再一想,也是的,一個秘書出身的人,第一次下基層就直接當上了縣長,這可是相當難得啊!畢竟像強哥這樣的人物,也是從縣長一步步走過來的。

但相比之下,這個新來的胡縣長跟強哥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張華的介紹下,胡縣長微笑著與班子裡的其他同志逐一相識,並友好地握了手。

而陪同胡縣長一同前來調研的縣府辦主任婁永軍則顯得有些拘謹和嚴肅,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熟絡和隨意,而是以一種公事公辦的態度向大家點頭示意,只是在握手的時候才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這種變化讓人不禁感到有些奇怪,也讓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在張華和一眾相關人員的陪伴下,胡縣長來到了位於鄉政府二樓的小型會議室。

按照原定計劃,這個時候應該是由鄭山江照著稿子向胡縣長做書面報告,張華臨時起意,這個環節改成由張華親自來向胡縣長直接彙報工作情況。

鄭山江的眼神中流露出對張華的感激之情。

顯然,他很清楚這種臨時變動對於張華來說意味著什麼。

事實上,張華對這次要彙報的各個項目都非常瞭解,只有一些個別的數據可能記得不夠精確,需要藉助彙報稿才能準確地讀出來。

除此之外,其他的內容他都可以毫不費力地脫稿完成。

胡縣長看著張華表現出來的從容和自信,對彙報的項目很是滿意。

不到一個小時,張華的彙報工作結束。

胡縣長坐在會議桌的一邊,手中拿著那份彙報文字稿,仔細地翻閱著每一頁的內容。他的目光銳利而專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突然,他的眼神停留在了其中的三個項目上,這三個項目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和關注。胡縣長微微皺起眉頭,思考片刻後,決定親自到現場進行考察調研,以便更深入地瞭解這些項目的實際情況。

他抬起頭來,望向坐在對面的張華,嚴肅地問道:“對於我挑選出來的這三個項目,你覺得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好準備,安排我前往現場考察呢?”

張華則認真地回答道:“胡縣長,彙報稿中的任何一個項目現場不需要做什麼準備,可以隨時就能前往現場考察調研。”

胡縣長點了點頭,對張華的回答表示滿意。

他相信張華的能力和責任心,他語氣堅定地說:“很好!那咱們就現在出發!”

隨胡縣長下得樓來,張華本來要和鄭山江同乘一輛車在前面為胡縣長的專車引路時,卻被胡縣長叫上了縣長的專車。

兩輛車一前一後穿行在雙河鄉平坦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面上,胡縣長指著外面乾淨的路面問張華:“你們鄉的路面都是打掃的這麼幹淨的嗎?”

張華答道:“我們鄉自去年的下半年開始打造“愛我家鄉,創建美麗鄉村”工程以來,經過半年的實施,還是取得一定成效的,路寬了、村子乾淨了、家家戶戶衛生了。”

“哦?是嗎?帶我進村看看。”

“胡縣長您隨便指一個村子,我們車子繞進去兜一圈就行了,你可以看的很清楚。”

胡縣長看著坐在旁邊的張華,臉上還是那麼自信、鎮定和從容。

車子行進途中,他指著離主路有三里多遠的一個村子說道:“就去那個村。”

張華拿出手機給頭車的司機打個電話:“左轉,去田莊裡面兜一圈,再出來繼續往黃樓村去。”

不久,頭車左轉沿著農村的“村村通”水泥路向著田莊駛去。

胡縣長睜大眼睛看著車外邊,三里的水泥路,車子很快駛進了田莊村,沿著村裡面的水泥主路兜了一圈,村裡面的各條路上、老百姓的房子旁邊都沒有其他農村常見的髒亂差現象。

相反,路邊不時的出現一個一個擺放很有秩序的大垃圾桶。

令胡縣長驚訝的是,只見一個滿頭銀絲的小腳老太太,慢慢的走著路,將一個黑色的塑料袋扔進路邊擺放的大垃圾桶中,又轉回頭,邁著兩隻小腳,慢慢離開。

胡縣長對著張華說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想讓最底層的老百姓遵守這樣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

張華笑著回答說:“其實一開始推行,那不是一般的困難,別說是老百姓遵守公共衛生制度了,擺的垃圾桶能夠保證每天不丟失就是萬幸了。

我們班子裡同志們也是犯了難。

還是一個村裡的書記想出的辦法,雖然有點損,但對老百姓很有效。”

胡縣長笑眯眯的看著張華:“說說你的損招。”

“其實很簡單,村委班子集體監督檢查,執行好的村子,就往執行差的村子中間的大路上傾倒垃圾。

尤其去年八、九兩個月份,天很熱,有的村子裡被倒了兩三天的垃圾,就受不了了,農村老百姓吃西瓜很厲害,西瓜皮該有多少了。

兩三天,附近幾個村子裡的老百姓往一個村子裡來倒垃圾,縣長您想象一下,這個村子還能住嗎?”

胡縣長哈哈大笑起來:“這招是有點損。雖說這方法有點兒奇葩,但不得不承認確實非常有效!

不僅不會損害幹部與群眾之間的關係,還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度和競爭意識呢。

哎,這麼好的一個亮點,你居然沒在報告裡提?”

張華無奈地解釋道:“我們的報告主要關注那些能為鄉里經濟發展做出實際貢獻的項目。

這個美麗鄉村計劃固然值得稱讚一下,但它並不能直接給鄉里帶來經濟增長嘛。

況且,為了給清掃路面的老百姓發工資,還得從鄉里的公共事業支出中撥出一部分款項呢。

所以呀,我們只上報那些能賺錢的項目,這種賠本買賣我們可以幹,但是不能吆喝出來!”